杏林三径雨馀开,漫倚琅玕结伴来。
如向渭川成别业,那逢燕市不衔杯。
黄庭经为笼鹅写,彩笔吟看过雁裁。
只恐疮痍仍满目,人人都望长桑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内容如下:

秋日同董维益司寇蔡弘甫内翰集朱汝修保御修竹馆得开字
杏林三径雨馀开,漫倚琅玕结伴来。
如向渭川成别业,那逢燕市不衔杯。
黄庭经为笼鹅写,彩笔吟看过雁裁。
只恐疮痍仍满目,人人都望长桑回。

注释与赏析:

1. 诗的开头:

  • 杏林三径雨馀开:“杏树林中三条小径在下雨后逐渐展开。”这里的“开”可能意味着开放和展现,暗示了秋天的到来和大自然的变化。”杏林”通常指的是杏花盛开的树林,这提供了一种生动的自然画面。

2. 第二句:”漫倚琅玕结伴来”:

  • 漫倚:随意地依靠或支撑。
  • 琅玕:指美玉或玉石,这里可能是指树木或植物。
  • 结伴来:意味着与朋友一同到来。这表达了一种轻松自在的心情,与自然亲近的场景。

3. 第三句:”如向渭川成别业”:

  • 渭川:古代指渭水之畔,这里可能指一个具体的地点或象征性的地方。
  • 成别业:建立一处私人领地或别墅。这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远离尘嚣的追求。

4. 第四句:”那逢燕市不衔杯”:

  • 燕市:指热闹的商业市集。
  • 衔杯:喝酒时用手拿着酒杯。
  • 这表明在繁华的市场之中,诗人选择保持节制,不愿意沉溺于饮酒作乐中。

5. 第五句:”黄庭经为笼鹅写”:

  • 黄庭经:一本道教经典。
  • 笼鹅:用笼子装鹅。这句话可能是说用黄庭经中的某种内容来装饰或装饰一只鹅。
  • 这个动作显示了诗人对自然和宗教元素的结合使用。

6. 第六句:”彩笔吟看过雁裁”:

  • 彩笔:彩色的笔。
  • :诗歌创作。
  • 雁裁:可能是指根据飞雁的样子来裁剪或创作诗歌。
  • 此句表明诗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在进行艺术创作。

7. 最后一句:”只恐疮痍仍满目”:

  • 疮痍:创伤或损害。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现状的忧虑,担心战争和灾难仍旧困扰着世界。
  • “长桑回”可能是一种寓言表达,暗指通过自我修养和努力可以改变现状,恢复和平。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与友人的亲密交流以及个人的艺术创作,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担忧,希望人们能够共同努力,消除战乱,恢复和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