疮痍入梦起边愁,又值萧萧落木稠。
何处征人惊雁影,谁家织妇望刀头。
杯停河朔忧时日,月照关山出戍秋。
为语请缨年少者,风尘海上未曾休。
【解析】
此诗是作者在“安史之乱”后所作,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之情。
【答案】
次秋字
疮痍入梦起边愁,又值萧萧落木稠。
何处征人惊雁影,谁家织妇望刀头。
杯停河朔忧时日,月照关山出戍秋。
为语请缨年少者,风尘海上未曾休。
注释:
次秋字:这是第二首七言绝句。
疮痍入梦起边愁:国破家亡的创伤深重,进入梦境,就感到边疆有战争的忧愁。
又值萧萧落木稠:又赶上秋风萧瑟,落叶飘零,满地都是。
何处征人惊雁影:何处的出征战士被大雁的惊飞惊动了?
谁家织妇望刀头:谁家的妇女还在盼望着丈夫归来呢?
杯停河朔忧时日:酒杯停在河朔(今河北、山西一带)地区的时候,我正为国家忧心忡忡。
月照关山出戍秋:月亮照着关山,戍守边关的将士们迎来了秋天。
为语请缨年少者,风尘海上未曾休:让我告诉那些立志报国的青年,他们虽然身处风尘之中,但却从未停止过追求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