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申冬拜命,乘春临大河。
次且崤崡道,踟蹰雒之涯。
默思图与书,千载永不磨。
渊哉坎之一,万象已森罗。
五十数非阙,载籍文何多。
南北滋路岐,杨子泣奈何。
所以鲁尼父,无言欲回波。
观象登道岸,守一更无他。
纪怀并引
壬申冬拜命,乘春临大河。
次且崤崡道,踟蹰雒之涯。
默思图与书,千载永不磨。
渊哉坎之一,万象已森罗。
五十数非阙,载籍文何多。
南北滋路岐,杨子泣奈何。
所以鲁尼父,无言欲回波。
观象登道岸,守一更无他。
注释:
①壬申年冬(1232):指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十二月至次年正月。宋理宗绍定元年(1228)十二月十二日,蒙古军攻占金朝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十二月二十五日,蒙军进围蔡州(今河南汝南),金哀宗自缢而亡。次年正月,蒙古军破蔡州,金哀宗被杀,金亡。二月,元军攻破汴京,宋朝灭亡。
②乘春临大河:春天来临,大河奔涌。
③次且崤崡道:经过崤山和函谷关的道路。崤山,在今河南省洛宁县西北;函谷关,古关名,位于今陕西省商洛市东。
④踟蹰雒之涯:踌躇于黄河的边缘。
⑤默思图与书:默默地思考图画和书籍。图:图画。与:同“欤”,语气词,相当于“乎”。
⑥千载永不磨:千年也不会磨灭。
⑦渊哉坎之一:深邃的宇宙只有它一个(指太阳)。坎,指宇宙。
⑧万象已森罗:万物都已经呈现出来。森罗,佛教语。梵语“色”的对音,意谓一切色相。即万物。
⑨五十数非阙:五十个数字中没有缺少。
⑩载籍文何多:古代的典籍、文献很多。载,指记载。
⑾南北滋路岐:南北方向的路分岔了。
⑿杨子泣奈何:杨朱感叹无可奈何。杨朱,战国初年哲学家,主张利己主义。泣,哭。
⒀所以鲁尼父:因此孔子说:“我没有话可说。”鲁尼父,指孔子。
⒁观象登道岸:观看星象登上道路的岸边。观象,观测星象。道岸,道路的岸边。
⒂守一更无他:守住一个目标,没有别的东西可追求。更,指更替,变化。一说作“奉”,意为奉行、遵守。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借咏《周易》八卦中的“干卦”(象征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全诗以咏物为主,兼有抒情之意,通过咏物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感慨。
首联写诗人奉命出使元军,来到黄河边上,面对汹涌澎湃的大河,心情十分激动。这一句是全诗的总领,为下文咏物抒情做了铺垫。
颔联写诗人来到崤山和函谷关一带,徘徊犹豫,不知该往哪里去。这句也是全诗的关键之处,为后文咏物抒情作了铺垫。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进退两难的矛盾心理。
颈联写诗人站在黄河岸边,默默思索如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图画和书籍的兴趣,又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诗人通过咏物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尾联写诗人在道路上徘徊了很久,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坚守的目标。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为后人传诵不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认识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