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儿,矜狂痴。朝也书,暮也诗。贮粟瓶,蛛交丝。鼠子移家住瓮底,妇呼何怒儿苦饥。
孔孟饥冻之嚆矢,开箱索卷欲焚之。妇无悲,儿无啼。
阿翁释卷学灌畦,南山绿浪麦离离。老雉谷谷呼晨炊,三月正当麦熟时。
小麦满筐,大麦满箕,小麦酿酒大麦麋。麦槁燃薪麦寔米,蒸黍燥脾烹伏雌。
全身浩荡没酒池,妇歌呜呜儿跳嬉。妇媚其士儿呼爹,老农之乐今乃知。
呜呼噫嘻,老农之乐今乃知。早不负耜事镃基,谆谆然孔氏之学而。

诗句解析和译文:

  1. “谁家儿,矜狂痴。” - 描述的是家中的某个孩子,他因过于自信或行为古怪而受到家人的抱怨。
  • 注释:这里的“矜狂痴”指的是一个自负且行为不羁的孩子。
  1. “朝也书,暮也诗。” - 说明这个孩子不仅喜欢阅读,还喜欢写作,即诗歌。
  • 注释:这表示这个孩子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无论是阅读还是创作。
  1. “贮粟瓶,蛛交丝。” - 描绘了一个场景,蜘蛛在储满粮食的瓶子上织网。
  • 注释:这里用蜘蛛编织细网来储存食物,形象地展示了生活的节俭与智慧。
  1. “鼠子移家住瓮底,妇呼何怒儿苦饥。” - 描述了老鼠搬到了瓮底部,使得家中的妇女感到愤怒,因为他们觉得孩子饥饿。
  • 注释:这表达了家庭经济困难和社会底层人民的无奈。
  1. “孔孟饥冻之嚆矢,开箱索卷欲焚之。” - 指出孔子和孟子是因饥寒交迫而死的人,现在家里却有书籍想要焚烧以示哀悼。
  • 注释:通过提及孔子和孟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困苦。
  1. “妇无悲,儿无啼。” - 尽管家中贫困,但妇女和孩子都没有表现出悲伤或哭泣。
  • 注释:这表明尽管生活艰难,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依然深厚,相互支持。
  1. “阿翁释卷学灌畦,南山绿浪麦离离。” - 描述了一位老人放下书本开始学习种植,看到南山上的绿意盎然,联想到麦田一片金黄。
  • 注释:这表达了一种从困境中寻找出路,积极改变现状的乐观态度。
  1. “老雉谷谷呼晨炊,三月正当麦熟时。” - 描述了老鹰在山谷中呼唤着早晨的烹饪声,暗示现在是麦子成熟的季节。
  • 注释:这展现了自然界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存。
  1. “小麦满筐,大麦满箕,小麦酿酒大麦麋。” - 描述了家中粮食丰收的景象。
  • 注释:强调了家庭的经济状况好转,为接下来的庆祝活动打下基础。
  1. “麦槁燃薪麦寔米,蒸黍燥脾烹伏雌。” - 描述了利用麦秆作为燃料做饭,以及使用黍米和伏雌进行烹饪的习俗。
  • 注释:体现了农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1. “全身浩荡没酒池,妇歌呜呜儿跳嬉。” - 描述了全家人欢乐的场景,孩子们在没有酒的情况下跳舞嬉戏。
  • 注释:表达了家庭的快乐氛围,尽管物质条件有限,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丰富。
  1. “妇媚其士儿呼爹,老农之乐今乃知。” - 最后一句总结了全诗,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和简单快乐生活的赞美。
  • 注释:揭示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尊重和对简单生活的珍惜。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和农民劳动的观察,展现了普通农民在艰苦生活中寻找希望、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诗中的孩子们虽然贫穷,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家人的支持和关爱,展现了人性的美好。诗人通过对这些平凡生活中的小事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对自然和谐共处的赞赏,同时也反映了农民对于简朴生活的真实感受。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