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曰唯
醉中放歌寄某友 海天寒馆霜作威,指冠短发不受吹。老生未肯自称老,知我已非少年时。 注释:海天寒馆,寒冷的船舱,形容环境的艰苦。指冠,用指头顶着帽子,表示不屈服的态度。短发,头发稀少。自称老,自我标榜老成。知我,了解我。非少年时,不是年轻的时候了。 赏析:诗的开头就表达了诗人在艰苦的环境中,仍然保持着不屈的精神,不被困难所打倒。 第二句写诗人的自比,表示自己虽然年纪大了,但并不觉得自己是老朽
癸酉春送杨君雨人北上 杏花如雨洒江面,柳絮飘飘飘满行囊。 译文 初春时节,杏花如同绵绵细雨般洒在江面上,柳树的花朵随风飘落,落在行人的行李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江南的景色,杏花如雨般的细雨,使得江面变得朦胧而宁静。而柳树上的柳絮则给行人增添了一份诗意的烦恼。诗人通过描绘这春日江南的美景,表达了对友人北上的不舍之情。 注释 1. 杏雨香春江:杏花如雨般的细雨洒落在春季的江河之上
诗句解析和译文: 1. “谁家儿,矜狂痴。” - 描述的是家中的某个孩子,他因过于自信或行为古怪而受到家人的抱怨。 - 注释:这里的“矜狂痴”指的是一个自负且行为不羁的孩子。 2. “朝也书,暮也诗。” - 说明这个孩子不仅喜欢阅读,还喜欢写作,即诗歌。 - 注释:这表示这个孩子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无论是阅读还是创作。 3. “贮粟瓶,蛛交丝。” - 描绘了一个场景
【注释】 读两生艺 词赋壮夫羞不为,而况区区事训诂。 英雄气短无奈何,一半从今半学古。 史迁班固大文章,缩足偻行循八股。 安排虫臂削鼠肝,焉用丈夫力如虎。 三百年来王制严,糊目经生无所睹。 青苗剜目未糊心,不过当时小民苦。 帖括封锢天下士,甚于坑焚王介甫。 志士强颜负起衰,区区聊复齐变鲁。 我今屈曲鬓成丝,安置此身何处所。 一时出处千古名,二者计之去十五。 老牛局蹐观快犊,两生奇文灯下读。
诗句释义 1 “其人为霸则有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魏武曹操(即曹操)作为一位霸者是绰绰有余的。“其人”指的是魏武曹操,“为霸则有馀”表达了他对权力和地位的掌控能力很强,可以称之为一个霸主。 2. “其诗为帝非不足”:这里的“其诗”指的是曹操的诗歌作品,而“帝”则是指帝王。这句话意味着曹操的诗歌足以成为一位皇帝的文学成就。 3. “大风之歌秋风辞,视之魏武竹弟肉”
【注释】癸酉:即元贞二年。 春送杨君雨人北上:春天送杨君去京城,也就是去北方(北京)上任。雨人:作者的字。 即我粤海中:我就像在广东海上一样,身居南海边陲。 大鲸相衔尾:像大鲸鱼那样相互紧靠着。比喻有实力的人互相依偎着。 百城一参戎:每一座城池都有一位军事官员。 犄角将何以:那么,犄角的将军又该如何呢? 墨牧嚼人骨:墨客们吃人的肉,吟诵人的诗篇。 大吏倒贤否:当官的大人们是否认为贤能或不贤能。
这首诗是一首王子催妆诗,内容如下: 第一首: 渴蜂忆新叶,未香魂绕丛。有士三十馀,自称曰梁鸿。 伸足示月老,乞我一牵红。必得盖代姿,才兼与我同。 城市不可得,求之村落中。有女十七八,隐居郭之东。 待年读三易,不嫁占春风。王子晚得之,未娶尤情痴。 第二首: 才子矜佳人,卖画买新诗。佳期三月前,嗔我催妆迟。 对客指书空,学画八字眉。鸿笔写细翠,老畏不相宜。 正月换桃符,招妇贴门楣。正月花笔鲜
【注释】 欢意:欢乐之意。灯花:喻指女子的情思,像油灯花那样忽明忽暗,变化多端。 引:吸引、引诱。卧:躺卧,安寝。 相对恨无油:没有油(即没有感情)使灯花燃亮。 心易过:心意易于转移。 【赏析】 这是一首情歌。诗人以“灯花”比喻女子的情思,形象地表达了对情人深深的眷恋和思念之情,生动感人,耐人寻味。 上片起首二句写女主人公的情思如灯花般飘忽不定;下句写两人相见时女主人公因见不到心爱的人而愁闷不乐
诗句解释 - 双烛铁作心:描述的是两个蜡烛,铁制的底座,象征着坚定的意志或决心。 - 难烧霜夜永:形容在困难和艰难的环境中(可能是比喻某种不利条件),坚持到底不放弃的决心。 - 一边心难明:表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有时候会感到迷茫,难以看清前方的道路。 - 一边心易冷:暗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有时会感到灰心丧气,失去信心。 译文及注释 读曲歌 两把蜡烛,铁制底座,象征坚定不移的意志。
冬日山居 山居不思家,家居山在念。 去之秋涉冬,自然看一变。 衰柳如燥发,冬荷掀败扇。 霜橘罥娟筱,青隐朱颜倩。 山菊当花时,欲开不肯先。 迟迟殿霜英,寒篱意高狷。 严气汰丰条,劲风搜梅箭。 心知花未开,绕树日百遍。 众木次第疏,林外山渐见。 散步草堂前,日日开生面。 樵馀寒木乔,暮鸟认巢便。 冬月胜秋月,习于山者辨。 长病荒酒杯,畏寒远笔砚。 添炉撷松子,霜夕鬨茗战。 注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