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树银花巧斗明,笙歌声沸满春城。
月华西转星河澹,犹有香车取次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元夕二首》之一。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火树银花巧斗明,笙歌声沸满春城。
- 火树银花:形容烟花璀璨夺目,如同燃烧的树和闪光的花朵一般。”火树”指的是烟花的颜色像火焰一样红艳,而”银花”则是指烟花在夜空中绽放时发出的银色光芒。”巧斗明”则形容这些烟花在空中竞相绽放,仿佛在争奇斗艳。
- 笙歌声沸:形容元宵节夜晚人们欢歌笑语,热闹非凡。”笙歌声”指的是各种乐器演奏出的美妙音乐,而”沸”则形容这种音乐如同沸水一般沸腾,热烈而又欢快。
- 满春城:指整个城市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春城”通常指京城或大城市,这里用来形容元宵节夜晚的热闹场景遍布整个城市。
月华西转星河澹,犹有香车取次行。
- 月华西转:形容月亮从东方升起,逐渐向西移动,最终落于西方。这里的”华”指的是光辉、美丽的光芒,而”转”则描绘了月亮缓缓移动的过程。
- 星河澹:指的是银河(天河)在夜幕下显得朦胧而宁静。”澹”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淡雅、宁静之意。
- 犹有香车取次行:尽管夜已深沉,但仍有一些华丽的车辆在街道上随意行驶,发出轻微的响声。”犹有”表示仍有一些,”香车”指的是装饰精美的车辆,而”取次行”则形容这些车辆在夜色中随意穿行,不受拘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元宵节夜晚的繁华景象和人们的欢乐氛围。同时,诗中的”火树银花”与”笙歌声沸”等词语,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节日的热烈与欢快。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