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客辽西苦厌尘,岁寒傲过喜逢春。
江河二月坚冰泮,天地一元生物新。
怀母愁添堂北草,爱君思献涧中芹。
宦途谁是知心者,赖有斯文骨肉亲。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子升(1589年-1637年)的作品。陈子升字伯玉,号白阳,福建同安人,明末清初著名文人、学者。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家庭,祖父陈文贞曾任南京礼部尚书;父亲陈文显曾任山东按察使等。他的诗词作品风格清新脱俗,语言简洁明快,富有哲理性。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注解:

  1. 久客辽西苦厌尘,岁寒傲过喜逢春。
    注释:长期在辽西地区做官感到厌倦尘世的纷扰,但寒冷的冬季过后,迎来了春天的喜悦和生机。

  2. 江河二月坚冰泮(pàn),天地一元生物新。
    注释:到了二月,江河上的坚冰开始融化,自然界万物都更新了,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生长。

  3. 怀母愁添堂北草,爱君思献涧中芹。
    注释:思念母亲时,心中添了忧愁,就像庭院中的草一样生长;喜爱友人时,愿意为他献上像水潭中一样的芹菜。

  4. 宦途谁是知心者,赖有斯文骨肉亲。
    注释:在仕途的道路上,谁能够与我心意相通呢?幸好我有这学识渊博的亲人作为知己。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四季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诗中的“久客辽西”和“怀母愁添堂北草”展现了作者对故乡和母亲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而“岁寒傲过喜逢春”则体现了作者面对逆境仍能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江河二月坚冰泮”与“天地一元生物新”两句则展示了大自然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壮丽景象,寓意着无论遭遇何种困境,生命都能焕发新的活力。最后一句“宦途谁是知心者”,反映了作者在官场上的孤独和迷茫,而“赖有斯文骨肉亲”则透露出作者对亲情的依赖和感激之情。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