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肌肉绿云鬟,几许幽情欲画难。
闻说春来倍惆怅,莫教长袖倚阑干。
芙蓉绿云鬟,几许幽情画难展。 闻说春来倍惆怅,莫教长袖倚阑干。
此诗出自明朝诗人童轩的《无题集唐句十首·其十》。童轩(1425—1498),字士昂,是明朝江西鄱阳人,因其工书能诗而闻名。他与当时的文学巨匠如高启、杨基等并称,其诗歌作品也深受后世推崇。本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离愁别绪的深刻感受。
在这首诗中,“芙蓉”象征着美丽却脆弱的生命,其绿色如同云鬟一般柔美且充满生机。然而,这美丽的背后却隐藏着诗人难以言说的忧愁。诗人通过对比描绘了荷花的娇艳和春天的到来所带来的无限生机,反衬出内心的惆怅和无力。“闻说春来倍惆怅”,这里的“倍”表示的是加倍、更加强烈的意思。春天的来临,本应带来希望和新的生命,但诗人却因离别之苦感到更加忧伤。这种情绪的转变,正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微妙映射。
诗中的“莫教长袖倚阑干”更是点明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态度。在这里,“长袖”可能隐喻着诗人自身的无助或逃避现实的行为。然而,诗人并未选择这样的方式,而是选择面对现实,倚靠栏杆,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现状的坚持。
童轩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体验,更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童轩的这首作品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真实抒发,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思考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