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幄中分列御筵,捧觞新曲度游仙。
漏声书下铜龙五,仗影春回玉马千。
白雪调烦词客和,红云班许近臣联。
不知泰岳登坛处,石检重封是几年。

诗名:《次韵原博宾之舜咨鸣治赐宴联句》

诗句释义:

晓殿晴光覆四筵,坐中人是谪来仙。
黄幄中分列御筵,捧觞新曲度游仙。
漏声书下铜龙五,仗影春回玉马千。
白雪调烦词客和,红云班许近臣联。
不知泰岳登坛处,石检重封是几年。

译文:

在晴朗的朝堂上,阳光覆盖了四张豪华的餐桌,
坐在其中的都是被贬谪的仙人。
在黄幔中划分出御座,
手持美酒,吟唱着新的曲子以度过一段悠游的时光。
随着时间的流逝,铜龙在漏壶的滴答声中走过五次,
春日的脚步伴随着杖影在宫中回旋,如玉马般奔跑过千门。
雪白的调子需要诗人的灵感,
而红云之中,近臣们相互呼应、连缀。
不知道泰山上的神坛在哪里,
石碑再次封闭,又是几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朝廷宴会的盛况,展示了皇帝的恩典与文人们的欢聚。首句“晓殿晴光覆四筵”描绘了宫廷的宏伟景象,阳光透过黄幔照向四面的座位。紧接着“坐中人是谪来仙”表达了诗人对于身处高位的复杂心情,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仕途的无奈与自嘲。

在第二联中,诗人详细描绘了宴会的场景。从“黄幄中分列御筵”到“仗影春回玉马千”,每一细节都充满了皇家的气派和盛世的风貌。其中使用了象征性的铜龙和玉马等元素,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动态美。同时,这两句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宫廷生活的感受和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第三联“白雪调烦词客和,红云班许近臣联”则转向了宴会中的诗词交流。这里不仅提到了“白雪”调(一种古典音乐),还提到了“词客”和“近臣”,这些词汇都暗示了宴会中文人雅集的高雅文化氛围。这种文化的交融不仅体现了朝廷的开放性,也显示了文人之间深厚的友情。

最后一句“不知泰岳登坛处,石检重封是几年”则将主题引向更广阔的时空背景。这句话可能寓意着政治变迁无常,如同泰山的坛顶难以预测,而石碑的重新封闭又暗示了时间的变化。整首诗既有宏大的历史视角,也有细腻的情感表达,充分展现了明代宫廷生活的繁华与文人的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