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如梦漆园翁,两度西陵更向东。
先帝未归黄泽马,小臣徒抱鼎湖弓。
明楼雾气寒初散,御沼冰花暖欲融。
想得宸游应恋此,灵舆来下月明中。
癸巳日长至与世贤太史陪祀山陵往反得律诗十首沙河道中用廉伯赠行韵
十年如梦漆园翁,两度西陵更向东。
先帝未归黄泽马,小臣徒抱鼎湖弓。
明楼雾气寒初散,御沼冰花暖欲融。
想得宸游应恋此,灵舆来下月明中。
注释:
癸巳日即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重九登高,赏菊饮酒”的传统习俗。
漆园翁指的是庄子,庄子曾隐居漆园,所以后人称其为漆园翁。
西陵是皇帝的陵墓,东陵则是大臣的墓地,诗人在这里表示自己虽然官居二品,但心中依然向往着先帝,因为先帝没有回到黄泽去,而小臣只能抱着鼎湖弓守着自己的坟墓。
明楼雾气寒初散,御沼冰花暖欲融。意思是说,清晨的明楼云雾缭绕,寒意尚存;御苑的池塘上冰封的花蕾,在温暖的气息中似乎将要融化。
想得宸游应恋此,灵舆来下月明中。意思是说,想象皇上游玩的地方,应该就是这里,而皇上的车驾就在这明亮的月光中缓缓地降临下来。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癸巳年(公元1253年)重阳节与世贤太史一同祭祀山陵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大事和人民生活的关注以及对先帝的怀念之情。
第一句“十年如梦漆园翁”,诗人用“梦”字来形容自己十年来的仕途经历,就像做梦一样虚幻。这表达了他对自己官场生涯的感慨和无奈,也透露出他对朝廷政治的失望。
第二句“两度西陵更向东”,诗人用“两度西陵”和“向东”来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朝廷的忠心。他曾经两次担任过西陵的官员,但最终都不得不离开,而他现在又重新回到了这里。这种反复的变化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第三句“先帝未归黄泽马”,诗人用“黄泽马”来比喻先帝的坐骑,表达了他对先帝的思念之情。他认为先帝没有回来,而他作为小臣却只能在自己的坟墓前守着。这表达了他对先帝的敬仰和对朝廷的不满。
第四句“小臣徒抱鼎湖弓”,诗人用“鼎湖弓”来暗示他的官职和职责。他曾经拥有过这样的权力,但现在却只能看着它慢慢消失。这表达了他对朝廷政治的失望和无奈。
第五句“明楼雾气寒初散,御沼冰花暖欲融”,“明楼雾气”和“御沼冰花”都是描写自然景色的词语,诗人通过这些词语来传达出他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朝廷政治的不满。他认为朝廷的腐败使得自然景色变得如此寒冷和阴暗,而民间的生活却因为皇帝的恩赐而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第六句“想得宸游应恋此,灵舆来下月明中”,诗人用“宸游”来表达他对皇帝的敬仰之情。他认为皇帝的巡游应该在这里举行,而现在皇帝的车驾已经来到了这里。这表达了他对皇帝的支持和对朝廷的认同。
整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内心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同时,诗人还运用了一些典故和词语来增加诗歌的深度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