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檄初登子贱台,素王家世不凡材。
诗书鲁壁新弦诵,井牧尼山旧草莱。
帘幕昼垂公署散,盘盂春荐享堂开。
暇时还约贤宗子,共扫奎文石上苔。

诗句释义

1 奉檄初登子贱台:奉朝廷的诏令初到曲阜孔氏的领地,即子贱台。子贱是孔子的弟子,以教化著称。

  1. 素王家世不凡材:孔子出身贵族,被称为素王,他的家族世代都是杰出的人才。
  2. 诗书鲁壁新弦诵:孔子在鲁国(今山东)学习的时候,曾在墙壁上挂有《诗经》和《尚书》,后来成为“五经”。
  3. 井牧尼山旧草莱:孔子曾在尼山(今山东曲阜附近)讲学,并在那里种植过草菜。
  4. 帘幕昼垂公署散:在孔子府邸的大厅里,白天时帘幕垂下,表示公务繁忙,人们纷纷离去。
  5. 盘盂春荐享堂开:春天到来时,孔子的祭祀场所(享堂)开始准备供品。
  6. 暇时还约贤宗子:闲暇之余,我会邀请那些优秀的子孙后代来一起讨论学问。
  7. 共扫奎文石上苔:最后大家一起打扫孔子曾经教过学的奎文阁上的青苔。

译文与注释

送曲阜孔知县

初被委以重任,我登上了孔子曾经居住过的子贱台。孔子家族世代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他们用诗书教育后人,在鲁国的墙壁上留下了新的教诲。我在尼山种下了草莱,那是孔子讲学的地点。在孔子的办公场所,白天人们纷纷离去,只有晚上才回来处理公务。春天到了,我要为孔子的祭祀准备供品,邀请优秀的子孙后代来讨论学问。最后大家一起打扫孔子曾经教过学的奎文阁上的青苔。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孔子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学术成就的赞赏。通过描述孔子在子贱台的教育、鲁壁的诗书、尼山的讲学以及其办公场所的情景,展现了孔子的伟大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诗人邀请贤宗子共同探讨学问,体现了儒家文化的传承与交流。最后一句打扫奎文阁上的青苔,象征着对孔子精神的崇敬与缅怀。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传统文化和先贤的尊崇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