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愁华发镜中生,三十年来数贱庚。
未拂朝衣惭戏彩,每沾宫酝想遗羹。
传声自愿如春好,守训何妨似水清。
忽记夜深芸阁梦,渡江称寿最分明。
成化癸巳腊月十日,予生盖三十年矣。适有史事不克归省怅然有怀,谨步韵家君守寿诗一章录似。克俭克宽二弟
渐愁华发镜中生,三十年来数贱庚。
未拂朝衣惭戏彩,每沾宫酝想遗羹。
传声自愿如春好,守训何妨似水清。
忽记夜深芸阁梦,渡江称寿最分明。
注释:
- 成化癸巳腊月十日:指的是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十二月十二日(公历1973年1月28日)。
- 予:我。
- 盖:大约。
- 适有:恰巧遇上。
- 史事:史书上记载的事。
- 克:能。
- 克俭:能节俭。
- 克宽:能宽容。
- 渐愁华发镜中生:渐渐地,白发在镜子里显现出来。
- 三十年来数贱庚:三十年来,已经数不清多少次了。
- 未拂朝衣惭戏彩:早上没来得及整理衣冠,就感到惭愧好像被赏赐的彩服一样。
- 每沾宫酝想遗羹:每次都沾染到皇宫里的御用美酒,就好像自己曾经得到过皇帝赐食一样。
- 传声自愿如春好:传达声音就像春天那样美好。
- 守训何妨似水清:遵守教诲又有何妨,像清澈的水流一般。
- 忽记夜深芸阁梦:忽然之间想起当年夜晚在书房做功课的情景。
- 渡江称寿最分明:最清楚记得的是当年父亲过河庆祝生日的情景。
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家乡和亲人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首句以“成化癸巳腊月十日”作为开头,点明了时间地点,为整首诗奠定了时间和空间的基础。接着,作者回忆起自己的家乡和亲人,表达了对他们深深的思念之情。中间部分,作者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描写,将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最后一句,作者以“渡江称寿最分明”作为结尾,再次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的思念之情。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感情色彩,让人读来不禁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