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逐东风过大江,起居终日对船窗。
梦随野鹤孤飞健,身似山僧百虑降。
人影向灯春寂寂,水声和雨夜淙淙。
犹馀一寸思情在,不觉晨钟隔坐撞。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分析诗歌语言表达艺术特色的能力。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全诗意境的基础上进行赏析。
第一句“济宁夜雨感怀闻外叔舅侍御李公已赴山东宪副”,交代了作诗的背景;“济宁”是地名,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这里指作者当时所在地,“外叔舅”指自己的表兄弟,“侍御”是古代对皇帝近臣的称呼。“李公”即李侍御,“山东宪副”是李侍御要去的地方。诗人在写这首诗之前曾写过《宿东平郡中夜起寄西平李司空》一诗,诗中有“时危方远去,君别正西行”。由此可知,“闻外叔舅侍御李公已赴山东宪副”一句中的“闻”字,就是诗人听到李侍御要去山东的消息后发出的感叹。
第二句“自逐东风过大江,起居终日对船窗”,写的是作者随家人乘船过江的情景。“自逐东风过大江”一句,既写出了船儿在江面上航行的情景,又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起居终日对船窗”一句,写出了全家人在一起生活的情况,突出了家人团聚的欢乐气氛。
第三句“梦随野鹤孤飞健,身似山僧百虑降”,写的是作者梦中的情景。“梦随野鹤孤飞健”一句,既写出了梦中所见,又表达了作者梦中所感。“身似山僧百虑降”一句既表达了梦中所见的情景,又表现出作者梦中所思。
第四句“人影向灯春寂寂,水声和雨夜淙淙”,写的是诗人在室内看到的情景。“人影向灯春寂寂”一句,既写出了诗人看到的室内情景,又表达了诗人对亲人久别重逢的喜悦。“水声和雨夜淙淙”一句,既写出了诗人听到的声音,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动。
尾联“犹余一寸思情在,不觉晨钟隔坐撞”,“犹有余”一句,既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又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不觉晨钟隔坐撞”一句,既写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动。
【答案】
译文:
济宁夜晚下雨我感触很深听说表弟侍御李公已经到山东当官,
自从跟随东风渡过大江,整日里对着船只的窗户。
梦中随着野鹤孤独地飞翔着身体像山里的和尚那样忧虑而下降。
人影映在灯光下寂静极了水声和着雨声晚上响着淙淙的溪流。
还留下一丝思念之情在心中不知不觉晨钟敲响时我们隔着座位相互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