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幽轩傍水涯,此中耕读两相宜。
欲求莘野千年志,乐诵豳风一卷诗。
春垄短蓑鞭𣂍𣫎,夜窗明烛听吾伊。
老来达道应无及,付与名郎佐盛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描绘了汪本仁处士耕读轩的美景与情趣。以下是逐句释义及其译文:

  • 小结幽轩傍水涯,此中耕读两相宜。
    注释:这两句描述了耕读轩的位置和特点,靠近水边,既适合耕种也适合读书,体现了和谐的生活理念。
    译文:在靠近水边的幽静轩里,既能耕也能读,二者相得益彰。

  • 欲求莘野千年志,乐诵豳风一卷诗。
    注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追求和热爱。”莘野”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而”豳风”则是指《诗经》中的《豳风》。”千年志”和”一卷诗”都指代了古代的文化经典。
    译文:想要追求《诗经》中那些流传了千年的志向,乐于背诵《豳风》中那一卷卷的经典诗篇。

  • 春垄短蓑鞭𣂍𣫎,夜窗明烛听吾伊。
    注释:这两句描绘了夜晚在轩中的情景,春天的田野上穿着短蓑的劳动者正在使用长鞭,而在夜晚窗前明亮的烛光下,听着我的教诲。
    译文:在春天的田野上,穿着短蓑的农民正在使用长鞭耕作,夜晚窗户明亮,我听着教诲的声音。

  • 老来达道应无及,付与名郎佐盛时。
    注释: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期望。”达道”意味着达到高尚的道德境界,”名郎”是指有才学的青年男性。
    译文:年纪渐长,追求道德境界似乎难以达到,但我愿意把这份精神传承下去,让名门后代继续辅佐这个时代。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述汪本仁处士耕读轩的美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于知识和文化的崇高追求。同时,通过对古代经典如《诗经》的学习,表达了诗人对古人智慧的敬仰和对后世的期望。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