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峰高耸碧嶙峋,一族相延几百春。
庙守甘棠思歙簿,家传乔木自江人。
幸瞻日月分馀照,渐觉诗书起后尘。
多病未酬鸡黍约,不辞题句托双鳞。

【注释】

歙:古县名,治所在今安徽休宁。北:指北端。江氏:即江思慎,字仲明,元时人。嗣器:江思慎之子。江氏老:即江思慎之母。从子:本家兄弟,从父的兄弟。韶:江思慎之侄。京师:这里指京城。幸瞻日月分馀照:幸运地看到了太阳和月亮的光芒照耀着大地。渐觉:渐渐地觉得。诗书起后尘:诗书对后代的影响像尘土一样深远。双鳞:《庄子·外物》:“庄周梦为蝴蝶。”成玄英疏:“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翩翩飞舞。不知过了多久,醒来后,自己还是庄周。”双鳞指梦中化成的蝴蝶。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拜访友人江思慎时,有感而发的一首题壁诗。

首联:“一峰高耸碧嶙峋,一族相延几百春。”

上句说山之高耸入云,下句说一族繁衍数百年。“一峰”指的是山峰;“高耸”形容山峰直插云端;“碧嶙峋”形容山石色彩斑斓、参差不齐。“一族”指的是家族;“相延”形容家族延续不断;“几百春”指的是几百年的历史。

颔联:“庙守甘棠思歙簿,家传乔木自江人。”

上句说祭祀者思念着江思慎(歙州主簿)的功绩,下句说明江家世代都有才华,传承着优良的家风。“庙守”指的是守护庙宇的人;“甘棠”是指棠梨树,古人认为它能够庇荫行人;“思歙簿”指思念江思慎在歙州主簿期间的功绩;“家传”指的是江家的家风传统;“乔木”是指高大挺拔的树木;“江人”指江家的人;“自江人”就是江家自江思慎之后都继承了良好的家风。

颈联:“幸瞻日月分馀照,渐觉诗书起后尘。”

上句说有幸见到日月之光照耀大地;下句说渐渐感到诗歌与学问对后人的影响巨大,如同尘土般深远。“幸瞻”表示有幸看到;“日月”指太阳和月亮;“分馀照”意为太阳和月亮的光芒洒遍大地。“诗书起后尘”指诗歌和书籍对后世子孙的影响很大,如同尘埃般广泛传播。

尾联:“多病未酬鸡黍约,不辞题句托双鳞。”

上句说因为生病没有能参加宴会;下句说不辞劳苦地为友人作诗留念。“酬”,宴请宾客;“鸡黍”指简单的饭菜;“题句”指作诗;“双鳞”指鱼,这里用鱼作为诗人表达友情的象征。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题壁诗,写于作者拜访友人江思慎时。前四句描绘了歙州飞布山的壮丽景色以及江氏家族世代相传的辉煌业绩;后四句表达了作者对日月星辰、诗书文化等自然现象和人文精神的赞美与敬仰之情。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又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和文化传统的崇高敬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