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向南山见月圆,笑谈相对欲忘眠。
他乡每岁思千里,好友今宵共一筵。
人影渐分山寺侧,蛩声多近石梁边。
眼前又作朝天计,同步沙头在几年。

中秋开宴南山宗贤毕集燕后闲步坟庵水次偶成赠同行诸君子

初向南山见月圆,笑谈相对欲忘眠。

他乡每岁思千里,好友今宵共一筵。

人影渐分山寺侧,蛩声多近石梁边。

眼前又作朝天计,同步沙头在几年。

注释:

  1. 初向南山见月圆:初次站在南山上看到月亮圆满。
  2. 笑谈相对欲忘眠:笑着交谈,相视而笑,想要忘记睡觉。
  3. 他乡每岁思千里:在他乡每年思念家乡千里。
  4. 好友今宵共一筵:好朋友今晚在一起吃一顿饭。
  5. 人影渐分山寺侧:人影渐渐分开,出现在山边寺庙旁边的地方。
  6. 蛩声多近石梁边:蟋蟀鸣叫声响起,靠近石桥的一侧。
  7. 眼前又作朝天计:眼前又开始了为朝廷效力的计划。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同伴们在中秋之夜欢聚一堂,畅饮美酒,欣赏美景,抒发豪情壮志的诗篇。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同伴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在聚会中的欢乐气氛。
    首句“初向南山见月圆”,诗人站在南山之上,看到了满月的圆满,这让他感到愉悦和满足。接下来的句子“笑谈相对欲忘眠”,进一步描绘了他们愉快地交谈,仿佛已经忘了睡觉。这种欢快的气氛感染了读者,使得读者也感到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
    第二句“他乡每岁思千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异乡时,每逢节日都会怀念家乡的情感。这里的“他乡”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异地,而“千里”则代表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时的孤独和寂寞。
    第三句“好友今宵共一筵”,描绘了诗人和朋友们今夜欢聚一堂的情景。这里的“今宵”指的是今晚,而“共一筵”则表示他们一起吃饭、聊天。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和朋友们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刻。
    接下来的几句,“人影渐分山寺侧”“蛩声多近石梁边”,分别描绘了他们的身影和声音逐渐远离,以及蟋蟀的声音靠近石桥一侧的场景。这些细节描写增加了诗歌的意境和氛围。
    最后一句“眼前又作朝天计”,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和规划。这句诗意味着诗人又重新燃起了为朝廷效力的决心和斗志。这里的“朝天计”象征着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以及他的远大理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欢乐场景,表现了诗人与同伴们之间的友情和豪情壮志。同时,诗中也传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和规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