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送行台出县门,不辞携酒到山根。
竹阴正入支公寺,树色遥连主簿村。
潮啮新沙知废路,水舂机碓隔荒垣。
望中一簇峰峦秀,问是乡名古夹源。
诗句释义:
- 为送行台出县门:这里的“行台”可能是指官员或使者,因为他们通常在离开县城时会被送往其他地方。而“出县门”则是指他们离开县治,前往其他地方。
- 不辞携酒到山根:这里的“不辞”意味着没有犹豫或拒绝,而“携酒到山根”则描绘了一幅景象,即携带着美酒,一路行走至山的根基处。这里的“山根”可能是指山的底部或基础部分,而“携酒到山根”则描绘了一种豪迈、畅饮的场景。
- 竹阴正入支公寺:“支公寺”可能是某个特定的寺庙名称,而“竹阴正入支公寺”则描述了一幅画面,即竹林的阴凉正好映入支公寺。这里的“竹阴”可能是指竹树的阴影,而“正入支公寺”则描绘了一种进入寺庙的意境。
- 树色遥连主簿村:“主簿村”可能是指某个村庄的名称,而“树色遥连主簿村”则描绘了一种景色,即远处的树木色彩与主簿村相连。这里的“树色”可能是指树木的颜色,而“遥连主簿村”则描绘了一种遥远而连接的意境。
- 潮啮新沙知废路:“潮啮新沙”可能指的是海水侵蚀沙滩的情景,而“知废路”则表示知道这是一条废弃的道路。这里的“潮啮新沙”可能描绘了海洋对陆地的影响,而“知废路”则描绘了一种知晓废弃道路的意境。
- 水舂机碓隔荒垣:“水舂机碓”可能指的是利用水流来舂米的机器和舂米用的石碓,而“隔荒垣”则表示它们被荒废的围墙所隔开。这里的“水舂机碓”可能描绘了一种利用自然力量进行劳作的情景,而“隔荒垣”则描绘了一种与世隔绝的意境。
- 望中一簇峰峦秀:“望中”可能指的是从远处观看,而“一簇峰峦秀”则描绘了远方山峰的美景。这里的“峰峦”可能指代山峰,而“秀”则表示美丽。
- 问是乡名古夹源:“问是乡名”可能指的是询问这个地名是什么,而“古夹源”则表示这是一个古老的地名。这里的“问是乡名”可能描绘了询问地名的行为,而“古夹源”则描绘了一种古老且有名望的地方。
译文:
我送别行台走出县门,他没推辞就拿着美酒走到山脚。
竹荫下正好进入支公寺,树色遥连主簿村。
海水侵蚀新出的沙滩,知道那是已废弃的道路。
水中捣米舂碓的声音隔着荒凉的墙。
远望中看到一簇山峰秀丽,询问这是否是故乡古夹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出城的情景。诗中通过描绘山水景物、村落、废弃的道路等元素,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乡村画卷。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