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约溪西看竹来,雨中骑马到池台。
鸥边水濯尘光去,鸟外天随眼界回。
逃暑静便沙岸柳,借眠慵扫石林苔。
病身款客仍供酒,转觉陈遵是俊才。
【注释】
立秋前二日游溪西竹屋马上次同游者韵:在立秋前两天游览溪西的竹林小屋(即竹屋),乘马到池台。
久约溪西看竹来,雨中骑马到池台:好久约定去溪西看竹,雨中骑马来到池塘和台上。
鸥边水濯尘光去,鸟外天随眼界回:在鸥鸟身边洗涤掉水面上被雨水打湿的尘土光泽,视野里的天空与鸟儿飞翔的方向相呼应。
逃暑静便沙岸柳,借眠慵扫石林苔:躲避炎热,在沙滩旁的柳树下静坐,懒得打扫石林上的青苔。
病身款客仍供酒,转觉陈遵是俊才:身体有病但仍然款待客人提供美酒,反而觉得像陈遵这样的人才真是出众。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五年(810年)七月。当时作者任江州司马,因触忤权贵而贬官江州。这首诗就是他谪居江州时的作品。首联写与友人约期同游,并说明自己是因为要避开酷暑才来的。颔联写到达目的地后的情景:坐在湖边的竹舍里,看到湖水冲刷着泥土上的灰尘,使天空显得更清朗;从竹舍望出去,可以看到鸟儿飞过天空,天空也随着鸟儿飞翔的方向移动。颈联写自己在竹屋中静坐,看到沙滩上的柳树随风摇曳;懒得打扫石林上的青苔,因为那里已经没有多少杂物需要清理了。尾联写自己虽然身体不适,但仍然热情地款待客人,并且认为陈遵才是真正出类拔萃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