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火荧煌照翠微,古祠犹在旧城非。
残碑蚀土高三尺,老树凌霜大十围。
只手谁扶红日上,寸心曾绕白云飞。
偶来未及椒浆奠,回首青山带落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解读和赏析:
谒狄梁公庙(参观狄梁公的庙宇)
- 香火荧煌照翠微:这里的“翠微”可能指的是山间,表示寺庙在山林之中显得特别幽静、美丽。香火旺盛,光芒照亮了周围的环境。
- 古祠犹在旧城非:祠堂虽然历史悠久但位置已不在原址,说明狄梁公的庙宇可能已经迁移或被重建。
- 残碑蚀土高三尺:残破的石碑因年代久远而风化侵蚀,只剩下三尺高,这反映了庙宇历史之悠久和时间的无情。
- 老树凌霜大十围:描述的是一株巨大的老树,即使在严寒的天气中仍能傲然挺立,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 只手谁扶红日上:这里用“红日上”比喻国家或社会正在上升,需要有人帮助支持。“只手”意味着只有一个人的力量,表达了个人在艰难时刻的奋斗和努力。
- 寸心曾绕白云飞:形容内心的纯净和高远,像白云那样自由飞翔。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不屈的意志。
- 偶来未及椒浆奠:在这里,“椒浆”可能指的是祭祀用的酒,“奠”是祭祀的一种仪式。诗人可能因为偶然的机会来到这个地方,未能及时进行祭祀。
- 回首青山带落晖:诗人回头望向远方的山峦,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山上,给人一种宁静而又遥远的感觉。
赏析
此诗通过描写狄梁公庙的历史沧桑和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理解。诗人通过对古祠残碑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通过对老树和白云的描绘,传达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整体而言,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