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池上见芙蕖,蜜褐装成态有馀。
晚色尽消脂粉气,高标宜占水云居。
红灰酒满香中泻,白社诗残叶上书。
欲为花神增旧谱,赏缘他日记南徐。
【解析】
此诗首联写王家池上芙蕖,次联写其状貌,末联写作者的题意。
(1)首联“王家池上见芙蕖”,是说在王家池边见到了盛开的莲花。“王家池”是作者的故宅,“芙蕖”是指莲花,“见”是见到。“芙蕖”即荷花,因为荷花有莲蓬、荷叶和莲花三个部分组成,所以人们又习惯称荷花为芙蓉花。
(2)首联之后,作者用“蜜褐装成态有馀”来描绘王家池上的莲花。这里的意思是:荷花的颜色如同蜜一样,颜色鲜艳;装束也如同蜜一般,姿态多姿多彩。“蜜褐”指的是颜色像蜜一样的红色。“态有馀”指姿态美好有余。
(3)“晚色尽消脂粉气”,意思是:傍晚的时候,那些原本用来掩饰容颜的胭脂粉黛都被洗净了,只剩下天然的容颜。这里的“晚色”指的是傍晚的时候。“脂粉气”指胭脂粉黛之类的化妆品。
(4)“高标宜占水云居”,意思是:莲花的高洁的品行适合居住于水边的云朵之中。“高标”指高尚的品格、标准,“水云居”指水边云朵之上的地方。
(5)“红灰酒满香中泻,白社诗残叶上书”,意思是:红色的美酒被喝得满满的,散发出浓郁的香气;白色的诗歌被写满了叶子,上面还留有未写完的痕迹。这两句分别写出了饮酒与吟诗的场景。“红灰”指红色的葡萄酒。“白社”指白色的诗歌。“书”是书写,“上书”是书写在上面。
(6)“欲为花神增旧谱”,“欲为花神”指想要给花神增加新的内容。“旧谱”指以前的记载。“旧谱”指以前记录过的事情。“增”指添加,“旧谱”指以前的记录。
(7)最后四句是诗人抒发自己的感慨,“赏缘他日记南徐”的意思是:欣赏的原因是因为这首诗是在南方徐州写的,而徐州靠近南方,所以诗人认为赏花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这首诗。“缘”是原因的意思,“他日”指以后的日子,“记南徐”指在南方徐州写下这首诗。
(8)全诗以咏物抒情为主,借咏荷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抱负,抒发对官场的厌恶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情的作品。诗的前四句写景:在王家池边看到荷花开放。荷花是夏天里最美丽的花朵,也是诗人最喜欢的花卉之一。诗人用“芙蕖”代指荷花,突出了荷花的形象特征。接着写荷花的美丽,色彩鲜艳,装饰华丽,姿态优雅,美丽动人。
后四句抒情:傍晚时分,荷花的胭脂已经洗去,只有天然的美。诗人赞美荷花高雅的品质,把它比作居住在水边的云彩之上。诗人把荷花比作花中的君子,它有着高尚的品质,不受世俗污染,纯洁高雅。诗人赞美荷花的品格和情操,表达了他对荷花的敬仰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写了诗人自己与荷花的相似之处。诗人喜欢饮酒,喜欢读书,喜爱荷花的高贵品质。诗人用“红灰酒满香中泻”“白社诗残叶上书”来形容他的饮酒和阅读生活。诗人用荷花来比喻他的生活和志趣,表现了他的高尚情操和追求。
最后四句抒发诗人的情感。他认为观赏荷花的原因是因为他在南方徐州写下了这首诗。因此他希望荷花能成为花神的新纪录,为花神增添新的篇章。诗人以荷花自喻,表达了他的人生志向和追求。
这首诗以咏物为主,通过描写荷花的外貌和气质,赞美它的高尚品格和崇高精神境界。诗人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