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重憩孤山麓,一浣湖光净客衣。
自喜舟中佳节至,谁言林下故人稀。
暗香疏影新篇少,白石苍松旧冢非。
更遣移尊六桥外,野鸥相见已忘机。

《端午日与致政于景瞻京兆同至孤山》是明代诗人程敏政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这首诗进行逐句解析,并附上必要的关键词以供赏析:

  1. 七年重憩孤山麓: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孤山的长久思念和此次重逢的喜悦。”七年”暗示了时间之久,而”重憩”则表明了诗人对于这个地方情感上的深厚。孤山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更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感、吟诗作对的地方。

  2. 一浣湖光净客衣: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洗涤心灵的愉悦。湖水的清澈如同诗人的心灵,经过洗涤后的清明与宁静。

  3. 自喜舟中佳节至:这里的”自喜”反映了诗人对能够与好友一同享受节日乐趣的满足感。”舟中佳节”不仅指物理上的旅行,也象征着精神上的愉悦和放松。

  4. 谁言林下故人稀:这句话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友人稀少的感慨。在古代,林下指的是隐士的生活环境,故人稀少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或现实的无奈。

  5. 暗香疏影新篇少:诗人通过”暗香疏影”这一意象,传达了孤独中的自我修养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6. 白石苍松旧冢非:这句描绘了诗人对过去历史的回顾以及对历史遗迹的缅怀。

  7. 更遣移尊六桥外:这里的”移尊”意味着诗人希望超越尘世的纷扰,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和超然。”六桥”指的是杭州西湖的六座桥梁,这里借指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

  8. 野鸥相见已忘机:最后的这句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忘却了世间的一切复杂与算计。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深层含义,以及诗人通过自然景物抒发的情感状态。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反映了其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