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营营笑俗缘,平分风月到华颠。
红尘未动朝观槿,白日虽忙夜听泉。
林下赏心能自足,人间清福许谁专。
克家有子君无恙,全乐还应享暮年。

【注释】:

半闲为武进周处士彦常赋:我闲暇的时候经常作诗给武进的周处士。

终身营营笑俗缘:一辈子忙碌,只为世俗所累。

平分风月到华颠:把美好的时光和景色分配到自己的头顶。

红尘未动朝观槿:早晨看槿树在红尘之中显得那么鲜艳。

白日虽忙夜听泉:白天虽然忙碌,夜晚却能听到泉水的声音。

林下赏心能自足:在树下欣赏美景,心灵能得到满足。

人间清福许谁专:人间有如此美好的生活,谁能独占呢?

克家有子君无恙:我的家族中有儿子,但妻子已经去世,希望你身体健康。

全乐还应享暮年:享受完人生的快乐后,还能安享晚年。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逸生活的七言律诗。首联“终身营营笑俗缘,平分风月到华颠”,以自嘲的口吻,表明自己一生追求的是超然物外的生活,与世俗无缘。“平分风月到华颠”一句,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超尘脱俗的生活状态。

第二联“红尘未动朝观槿,白日虽忙夜听泉”,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隐逸生活。清晨,他看到槿花盛开,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白天,他忙于工作,但到了夜晚,他又能静下心来聆听泉水的声音。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

第三联“林下赏心能自足,人间清福许谁专”,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他在树下欣赏美景,感到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这种宁静、纯净的生活,又是何等的难得啊!然而,这种生活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

最后一联“克家有子君无恙,全乐还应享暮年”,则是对前几联的总结。诗人表示,尽管自己有儿子,但是他的妻子已经去世;因此,他希望能享受到更多的幸福,过上无忧无虑的晚年。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自我调侃和描述,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对大自然的深深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