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空负一秋强,出郭来抛半日忙。
草没断堤牵步远,柳拖斜日送阴长。
百年丘垄怀先辈,几处园林似故乡。
却尽壶觞临涧水,恨无渔笛和沧浪。

【注释】

与(yǔ) 庄定山司副潘时用待诏同:和。

至:到达,到。

李宾之学士先茔:李宾之学士的祖坟。宾之:作者的朋友李宾之。

城(chén):古称城墙为城。

草没断堤牵步远:草长满断桥,把行人的步伐拉得很长。

柳拖斜日送阴长:柳树拖住夕阳,送走一天的光阴。

丘垄(lǒng):坟墓。

却尽壶觞临涧水:喝完酒后,面对山涧的水吟诵诗篇。

沧浪、渔笛:这里都是指一种清高闲逸的生活态度。沧浪:即沧海,指广阔的水面。渔笛:《列子》中记载:“关尹曰:‘子见夫涛乎?’孔子曰:‘未见其大也。’子见夫澜乎?孔子曰:‘未见其巨也。’于是焉,有人焉,以舟如海。……孔子曰:‘一毛不拔,为羊毛;一羽不拔,为鸟翎。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此处泛指隐逸生活。

赏析:

这首七律描写了作者与友人游赏秋日景色并饮酒作诗的情景。前四句写从城外来到李宾之学士的祖墓所在地,所见秋色,所闻秋声。首联“看山空负一秋强”,说看那青山,秋天已经过去了大半,然而自己还觉得有点勉强;颔联写自己漫步于郊外,被草长连带,步履迟缓,杨柳依依,夕阳渐落;颈联是说自己对先辈的怀念之情,而对故乡园林的留恋之意;尾联则是说自己虽然喝干了酒壶里的酒,但心中仍然没有那种归隐山林、与大自然融在一起的情趣。全诗意境开阔,语言清新自然,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高尚情操和对隐居生活的深深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