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尘松柏翠为亭,夹路蔷薇锦作屏。
盘谷人家兼绂冕,辋川风物中丹青。
诗囊泻处真谁壮,屐齿归时亦自馨。
地主分花频订约,尽开荒圃候园丁。
诗句释义与译文
首联:抗尘松柏翠为亭,夹路蔷薇锦作屏。
- 关键词: 抗尘(抵抗尘土)、松柏(常绿植物)、翠(绿色)、亭(建筑物)、蔷薇(花卉)、锦(美丽的织物)
- 译文: 在这片土地上,松树和柏树的绿色叶片形成了一个凉亭,而道路两旁种满了蔷薇花,其色彩鲜艳如同锦绣般美丽。
颔联:盘谷人家兼绂冕,辋川风物中丹青。
- 关键词: 盘谷(地名或自然景观)、绂冕(古代官员的一种头饰)、辋川(河流的名字,此处可能代指辋川地区的美丽风景)、丹青(绘画用的颜色,这里指画作)
- 译文: 这里的人们住在盘谷之中,他们的家园与绂冕相映成趣,辋川的自然美景和当地的艺术成就相得益彰。
颈联:诗囊泻处真谁壮,屐齿归时亦自馨。
- 关键词: 诗囊(古代文人用来装诗的书袋)、泻出(流出、展示)、屐齿(木屐的齿,行走时的响声)、馨香(气味芬芳)
- 译文: 当诗人吟咏诗歌时,那如泉水涌出的佳句令人感到震撼;当木屐声回荡在回家的路上,也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愉悦和满足。
尾联:地主分花频订约,尽开荒圃候园丁。
- 关键词: 地主(主人或管理者)、花(花朵)、订约(约定)、荒圃(未耕种的田地)
- 译文: 为了迎接宾客的到来,地主精心安排了花束,并在花园中开辟了一块空地等待园艺工人进行整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游锦衣章千户彦广园亭的描述,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交织的画面。首联描绘了自然的宁静和美丽,通过松柏、蔷薇等元素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世外的意境。颔联则转入对人与景的和谐共处,通过“盘谷人家”与“辋川风物”的描写,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接下来的两联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情感层次。颈联以“诗囊泻处真谁壮,屐齿归时亦自馨”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互动,以及回归自然的愉悦感。尾联则通过主人对花束的准备和期待园艺工人的到来,展示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细节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