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醉搦紫宣毫,不写李王金错刀。
阁舍朝回卷帘处,楚江风雨战秋涛。

【注释】

题刘廷问舍人所藏夏仲昭太常晴雨二竹:题写刘廷问的藏书室中所收藏的夏仲昭的两幅竹子画。

太常醉搦紫宣毫,不写李王金错刀。

太常醉指李白,搦即捏、执持,紫宣即紫色的宣纸。李白曾作诗云:“手持紫泥封三旦。”紫宣为唐代所用之纸名。金错刀是古时的一种铜质印章。李商隐《赠郑公归河阳》诗云:“金错刀边水一湾,白头吟处黑山前。”这里说李白醉时拿紫宣纸书写,不写李商隐所制的金错刀印。

阁舍朝回卷帘处,楚江风雨战秋涛。

阁舍,指诗人自己居所。楚江,泛指南方江河,此处借指长江。风雨战秋涛,指狂风暴雨击打江涛。

赏析:

这是一首题跋诗,写的是诗人在刘廷问书屋中看到夏仲昭所画的两幅《晴雨竹》,而对两位画家的比较和评价。第一句点明题跋的目的,说明要题跋的原因;第二句话以李白自比,表明自己虽醉却能挥毫泼墨,写出了李商隐的《锦瑟》诗。第三句写自己的感受:面对李白所题的两幅画,心中感慨万千,不禁想起了李商隐的《锦瑟》。第四句是对夏仲昭所画作品的评说:李白虽然豪爽直率,但笔下的字迹并不如李商隐那样工整;李白虽然狂放不羁,但所画的竹子却有“风雅”之风。第五句是写自己的感受:面对李商隐的《锦瑟》,自己感慨不已,仿佛听到了那凄婉的乐声。最后一句是写自己的感受:李商隐的这首诗虽然写得优美动人,但自己却没有能力去理解它,只是觉得它像秋天的波涛一样浩荡无边。全诗以李白、李商隐两位文人的比较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这两位文人作品的赞美之情和自己的感慨之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