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家庄子未全荒,篱下西风一径霜。
红紫相看零落尽,寒花只作旧时黄。
注释:陶渊明的家庄子没有完全荒废,篱笆下的西风一径上铺满了霜。红色的紫色的花相互看着凋零了,寒花只做旧时的黄色。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菊花为对象,描绘了菊花在寒霜中的衰败景象。全诗用典贴切、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含蓄,表达了诗人对菊花坚韧不屈、高风亮节品质的赞美之情。
陶家庄子未全荒,篱下西风一径霜。
红紫相看零落尽,寒花只作旧时黄。
注释:陶渊明的家庄子没有完全荒废,篱笆下的西风一径上铺满了霜。红色的紫色的花相互看着凋零了,寒花只做旧时的黄色。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菊花为对象,描绘了菊花在寒霜中的衰败景象。全诗用典贴切、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含蓄,表达了诗人对菊花坚韧不屈、高风亮节品质的赞美之情。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提携双稚子:提起和扶持两个年幼的孩子,表达了对子女的关爱和照顾。 2. 孤月几回秋:孤独的月光映照着秋天的景象,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对季节更迭的感慨。 3. 綵服时经眼:彩绘的服饰不时映入眼帘,展现了生活中的美好与色彩。 4. 珠冠老上头:珍珠般的桂冠高悬在老人的头上,象征着尊贵和尊严。 5. 院松终抱节:庭院中的松树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节操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以清新隽永的笔墨,将园亭中的景色和主人的生活写照出来。首联“明月几回团”,是说诗人在月光下弹琴、饮酒、赏花的情景;次联则从听觉角度描写了园中景物:幽居者弹奏着乐器,发出的声音悠扬动听;白苎就是白色的竹丝衣,晚生寒意,说明天气已凉。颔联进一步描绘园中景色:“唤客弹棋子,看人把钓竿。”意思是说,园主召唤客人弹琴、下棋,观赏人们钓鱼、垂钓的活动。“邀宾弄弦管”是说弹琴
这首诗是诗人追和江东之学士在南京上新河徐氏园亭之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第一句 "留寓得林坰":诗人被邀请到南京上新河徐氏园亭,留下了自己的住所。"林坰"指的是园林的幽静之处,这里指徐家园亭的环境优美宜人。 第二句 "浑疑宿幔亭":诗人进入园亭后,误以为自己来到了一个装饰华丽的帐篷或宾馆中。"宿幔亭"通常是指一种豪华的住宿场所
【注释】董氏:指董尚矩。宁都盛:在江西宁都,为董氏之故乡。招隐操:指隐居山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操行。活人方:救死扶伤的医方。断简:古代书简断裂。残碑:古碑残缺不全。貤(jiǎo)赠:赠送。托名郎:假借其名声做官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友人董尚矩编修所写的挽词。诗中赞颂了朋友“宁都董氏”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诗人以“宁都董氏”的家世、品德为背景,赞扬了他们“说最良”
【注释】 ①赵祥:即赵汝谈,字祥,明江西南康人。万历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尚书。②奉使便道省其大母:指赵汝谈奉命出使他地,顺便去探望他的祖母。③重闱:指家中有年老的双亲。④手教一孙成:意谓老人亲手教他的儿子长大成人,并已成家立业。⑤王程:指科举考试中的“殿试”中被录取的人所走的路程。⑥新图寿域:指新近修造或建造的坟地。⑦家人占鹊喜:家人看到大雁南飞时,认为有喜事降临。古人以为大雁南飞,预示着喜事临门
注释: 1. 新河:指新河,位于南京的河流。 2. 徐氏园亭:指徐氏的园林。 3. 双扉逐岸垠:双扉,两扇门;岸边,河岸。 4. 水花堪索笑:水花可以让人发笑,指水中的美景。 5. 山果得尝新:山中的果实新鲜可口。 6. 催诗吏:催促诗歌的人。 7. 载酒人:携带美酒的人。 8. 乘凉多竹树:坐在凉爽的竹林和树木下。 9. 随意脱簪绅:随便摘掉头饰。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大自然景色的诗
这首诗是关于先忠烈王遗迹十二咏中的第二首,题目为《白石阡》。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湖上妖氛灭,山前吉兆开。 - "湖上"可能指的是某个与湖泊有关的地点,如江河或湖泊。"妖氛"通常用来形容邪恶或不祥的事物。"灭"字表明了这种邪恶或不祥事物被消除或消散。"山前"则是指山的前方,可能是一个地名或特定的地点。"吉兆"表示吉祥的迹象或预兆。这句话的意思是湖上的邪恶或不祥的事物被消除或消散
敬亭山 青山一万仞,我爱敬亭名。 胜概一千里,分疆及数城。 不夸游目骋,转觉道心生。 李白题诗在,风流续未成。 译文: 青山如同万仞高墙,我深深爱上敬亭这个名字。 它的壮丽景色仿佛延伸了一千里,划分着国界直至数个城市。 我不炫耀我的远大眼光,反而觉得内心充满了平静与宁静。 李白曾在敬亭山上留下他的诗作,但至今这些作品尚未完全完成。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对敬亭山的赞美之作
【注释】 戊戌:农历五月初四日。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四日至六日之间。谒陵:拜谒先人墓地。宿斋:守夜,即守夜不食。斋:斋戒,亦称“清斋”,是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指斋戒沐浴以示诚敬。次韵江翰长:以诗的形式来和别人的诗歌。江翰长:即江文安。苏轼的朋友,字子云。他曾经写过一首诗《宿斋》,苏轼读了很感动。于是,也写一首同样的诗来酬答他的友情。 【赏析】 此为和江文安的《宿斋》之作
【注释】 谒(yè):拜见。 次韵:即“和某诗”,是诗人依原诗的韵律、字句等,用同一首诗的格律另作一首诗以答其诗。 行李:行装、行李,这里指旅途中的行囊。 北阙:古代宫城北面的门楼,代指朝廷。 东方启渐明:东方天空开始泛红。 群鸦惊客散:一群乌鸦见到客人飞散。 一马溯风鸣:一匹骏马顺着风声长嘶。 袅袅(niǎo)垂杨外:长长的柳枝随风轻轻摇曳。 新烟动夹城:淡淡的烟雾飘过城门。 【赏析】
【诗句】 邀同馆诸公赏盆池莲 新秋团扇不禁风,退直相期出禁东。 池馆不嫌来结社,水花犹有一枝红。 【译文】 邀请同馆的各位朋友一起欣赏盆中的池塘莲花。 新秋时节,团扇无法抵挡微风,只好早早收起。 大家约定好一同到东面的池馆去游玩。 池馆中荷花盛开,水花飞溅,依然有那枝头红艳的荷花。 【注释】 1. 邀同馆诸公:邀请同僚或同馆的朋友。 2. 新秋:秋天刚过的意思。 3. 团扇
注释: 旧宅依稀练水傍,旧居在练江之畔。 古墩幽竹自成行,老树挺拔,竹子生长茂盛。 披图却似身重到,展开画卷仿佛置身画中。 刺眼翛翛凤尾长,翠绿色的竹子犹如凤凰尾巴一般修长。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表达了作者对故居、老树和竹林的深厚感情。首句“旧宅依稀练水傍”,描绘了故居在练江之畔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接着,第二句“古墩幽竹自成行”,描绘了老树挺拔,竹子生长茂盛的景色
【注释】 题刘廷问舍人所藏夏仲昭太常晴雨二竹:题写刘廷问的藏书室中所收藏的夏仲昭的两幅竹子画。 太常醉搦紫宣毫,不写李王金错刀。 太常醉指李白,搦即捏、执持,紫宣即紫色的宣纸。李白曾作诗云:“手持紫泥封三旦。”紫宣为唐代所用之纸名。金错刀是古时的一种铜质印章。李商隐《赠郑公归河阳》诗云:“金错刀边水一湾,白头吟处黑山前。”这里说李白醉时拿紫宣纸书写,不写李商隐所制的金错刀印。 阁舍朝回卷帘处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苍山,指庐山;茅屋,即草屋,泛指自己的家。 “苍山茅屋岁将阑”,首句点出题旨,表明了时间是一年将尽的时候。苍山,指的是庐山,而茅屋,是指作者的草舍。“岁将阑”说明时间已经到了年尾。 “一卷黄庭读未残”,这是说在这一年中,他一直在读《黄庭经》,而且还没有读完,这表现出他勤学不辍的精神。“黄庭”,指道教经典《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黄庭》一书,共分三卷
【注释】 1. 瓜头:指瓜果。 2. 果叶:指瓜果的叶子,这里代指瓜果。 3. 未全开:还没有完全开放。 4. 一寸新根蚀旧苔:一寸新长的嫩根穿过了老根的覆盖,侵蚀了旧有泥土。 5. 闲上小楼看雨脚:闲时登上小楼,看雨水如何落下。 6. 不知青蔓过墙来:不知道青藤如何攀爬墙壁。 7.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诗人通过观察夏日瓜果的生长情况,抒发了自己的情感。首句“瓜头果叶未全开”
素紽衣折皂纶巾,不受长安马足尘。 香绕鹿车秋未老,胜游知是惜花人。 注释:穿着朴素衣物,头戴黑色头巾,不羡慕京城中人的繁华与喧嚣。 马车周围弥漫着香气,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停滞,秋天尚未过去,而游玩的乐趣却让人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只有珍爱花朵的人,才能真正懂得行乐的真谛。 赏析: 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通过诗人的视角展现了一个不受世俗羁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