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山下水声长,六一堂前草树荒。
驻马喜逢刘郡守,风流犹解说欧阳。

【注释】

琅琊:山名,在今安徽省滁州一带。

次:拜访、问候。

刘焕:滁州的州守。

郡守:地方长官。

六一:欧阳修号“六一居士”。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滁州州守刘焕的赠别之作。诗人首先写景,接着叙事,最后作结,表达了自己与对方离别时的心情和对对方的祝愿。全篇写得情真意切,自然流畅,富有生活气息。

首句“琅琊山下水声长”,描写了滁州的琅琊山景色,琅琊山位于滁州市南,为著名游览胜地,山上有琅琊寺,相传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隐居讲学的地方;山下流过的滁河水,波光粼粼,水声潺潺,一派秀美景色。这里,用一“长”字,写出了水流悠长、清脆悦耳,渲染出一幅清幽宁静的山水图画,为下面写送别之情作了铺垫。

第二句“六一堂前草树荒”,是说滁州城里六一堂前,往日绿草萋萋,树木葱茏的景象已不复见,而荒草丛生。这两句诗,既交代了滁州的地理位置,又通过景物的变化暗示出作者对滁州的眷恋之情。

第三句“驻马喜逢刘郡守”,意思是说在滁州城外的琅琊山麓,诗人停马驻足,高兴地遇见了前来滁州任职的刘焕。“喜逢”,是喜悦相逢的意思。这句诗中“驻马”、“喜逢”两个动词的使用,表现出诗人在送别时的急切心情。

第四句“风流犹解说欧阳”,是对刘焕的赞扬之辞。“风流”一词出自《世说新语·品藻》:“嵇康兄子入太学,于时贤俊之徒。(阮)咸、(山)涛、(向)秀、刘舆等并聚于门。”后人据此称阮籍的为人为“竹林七贤”,刘涣就是其中的一位。“解”,同“识”,了解、赏识的意思。“欧阳”,指欧阳修。刘涣以他的才华和见识得到欧阳修的赏识和赞誉,这是诗人对他最高的赞美。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情景交融,感情真切,把滁州的山水风物和自己的离愁别绪巧妙地融为一体,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