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府初持宪,彤庭首抗章。
重渊思取日,三伏遽飞霜。
结舌人何挤,捐躯独可伤。
凭谁司国是,空自沮台纲。
北极枢旋正,前星色再扬。
褒忠光隧室,诛佞榜朝堂。
未觉英魂散,偏怜庆泽长。
宸衷矜寡妇,恩典及诸郎。
愧我生虽后,书公传最详。
正观毛发耸,昌诵齿牙香。
漫尔编芸帙,无由奠桂浆。
青松碑石古,白草墓台荒。
肖像千金在,怀人一鉴亡。
感时歌楚些,清泪欲浪浪。
【注释】
乌府:指朝廷。安城钟公哀挽:对安城钟公的哀悼挽诗。
乌府:指朝廷,乌府为古代皇宫名。初持宪:开始执掌法律。彤庭:天子所居,彤为红色,庭指朝廷、官署。首抗章:首先提出意见。重渊:深潭。取日:比喻执政。三伏:夏天最热的时候。遽:就。结舌:因害怕而停止说话。人何挤:人怎么排挤我呢?捐躯:为国牺牲生命。沮:败坏。台纲:御史台的威权。北极枢旋正:指皇上处事公正,没有偏私。前星色再扬:前星(指皇帝)的气色再次兴盛。褒忠光隧室:表彰忠臣在地下的光采。诛佞榜朝堂:诛杀奸佞在朝堂上公布。未觉英魂散:还没有感觉到忠臣们的魂魄已分散。宸衷:指皇帝的心思和旨意。矜寡妇:怜悯寡妇。庆泽:恩惠。宸衷:指皇帝的心思。钦差大臣,到地方去安抚百姓,慰问灾民,查勘灾情,处理各种事务。愧我生虽后,书公传最详:惭愧自己出生得晚,但能详尽地记载安城钟公的事情。青松碑石古,白草墓台荒:墓碑石已经变旧,坟墓荒废了。肖像千金在,怀人一鉴亡:画像还在,但是怀思的人却已经不在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安城钟公的挽诗,全诗共八句,前四句为第一联,“乌府”即朝廷,喻指安城钟公;“始执宪”指他开始担任官职。接着四句为第二联,“彤庭”指天子,喻指安城钟公;“首抗章”指他首先提出意见。第三联为第三联,意思是说他在朝廷中执政公正,不偏私亲疏。第四联为第四联,“重渊”比喻深潭或深渊,用在这里比喻安城钟公的政绩卓绝,受到人们的称颂,如太阳般光辉灿烂。第五联到第八联为最后四联,这四联是对安城钟公生前事迹的回忆与怀念:
- “乌府”即朝廷,喻指安城钟公。“初执宪”指他开始担任官职。
- “彤庭”指天子,“首抗章”指他首先提出意见。
- “重渊”比喻深潭或深渊,用在这里比喻安城钟公的政绩卓绝,受到人们的称颂,如太阳般光辉灿烂。“三伏”指夏天最热的时候,用在这里表示他的政绩像太阳一样光明炽烈。
- 安城钟公为国献身,人们感到畏惧,不敢与他争辩。
- 皇帝的心意和旨意都由他来传达,皇帝的威权没有被损害。“宸衷”指皇帝的心思和旨意。
- “褒忠”指表彰忠于国家的忠臣们,他们的事迹被载入史册。“光隧室”指的是他们为国捐躯后的墓地。
- “诛佞”指惩处奸佞小人,他们的罪状被公布于朝堂之上。“榜朝堂”指的是他们的罪状被公开揭露于朝堂之上。
- 安城钟公虽然去世了,但他的功绩和精神永垂不朽。“未觉英魂散”意为还没有感觉到忠臣们的魂魄已分散,表达了作者对忠臣们英勇牺牲的深深哀叹。“庆泽”,恩惠。“宸衷”指皇帝的心思和旨意。“钦差大臣”指的是皇帝派出去安抚百姓,慰问灾民,查勘灾情,处理各种事务的官员。“矜寡妇”指怜悯寡妇,表示对他们的同情和关怀。
- “愧我生虽后”意为惭愧自己出生得晚,但能详尽地记载安城钟公的事情。“书公传最详”则表明自己的工作做得最为详细。“青松碑石古”意味着安城钟公的墓碑石已经变得古老,象征着他的一生已经过去很久了。“白草墓台荒”则描绘了一个荒凉的景象,暗示着安城钟公的墓地也已经荒废。“肖像千金在”意味着安城钟公的画像依然保留着,但它已经不再能够表达出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了。“怀人一鉴亡”则表达了作者对安城钟公的深切怀念之情,他希望人们能够记住他的伟大事迹和崇高精神。
- “感时歌楚些”意为在感叹时光流逝的同时,作者也唱起了楚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清泪欲浪浪”则描绘了他眼中涌出的泪水如同海浪一般汹涌澎湃,表达了他对安城钟公的深深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