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行天中,歘若飞火轮。
炎光一回薄,勃勃来蒸人。
山云惨不兴,池水枯无津。
花枝半怃悴,物色多酸辛。
羁怀苦不释,奈此朱明辰。
虚堂敞前楹,夐寂无四邻。
古槐荫庭除,扫地铺藤茵。
冷然生细爽,拂拂清我神。
丝桐一挥手,岸此华阳巾。
玄蝉起长号,微风动青蘋。
世鞅少息肩,忽忆江之滨。
园池既潇洒,竹树清无尘。
念我群从友,欣然奉双亲。
整冠自叹息,悲哉游子身。
【注释】
苦:苦闷、愁闷;汪汝温:人名;露坐:露天地坐着;赤日:红日,太阳。行:运行。歘(xū)若:好像,仿佛;飞火轮:飞驰的火轮,比喻烈日;炎光:炎热的阳光;薄:迫近;蒸:烤。山云:山上的云雾;惨不兴:惨淡,昏暗,没有生气;池水:池塘里的水,也指荷花;枯无津:枯萎,没有水;花枝:指荷花;怃悴:憔悴,凋残;物色:自然景物的颜色;多酸辛:很多都是苦涩的;羁怀:束缚的胸怀;奈:无奈,无可奈何;朱明辰:大白天。虚堂:宽敞的厅堂;敞前楹:敞开前面的门框;夐(xiòng)寂:空旷寂静;无四邻:四周没有人;古槐:古树槐,一种大树;荫庭除:树荫覆盖院落庭院;扫地铺藤茵:清扫地面并铺设草席做床铺;冷然:清凉爽快的样子;生细爽:生出凉快的感觉;拂拂:形容微风轻拂的样子;清我神:清静我的心神;丝桐:古乐器琴,用丝弦弹奏;华阳巾:古代汉族妇女的一种头巾,这里代指妇女。玄蝉:黑色知了;起长号:鸣叫不止;世鞅(yán):世间烦扰。少息肩:稍加休息。忽忆江之滨:忽然想起江南的家乡;园池:园林里的池塘,也指荷花池;既潇洒:既清秀又潇洒。竹树:竹子和树木。清无尘:清幽洁净。群从友:同辈的朋友;欣然奉双亲:高兴地侍奉着双亲。整冠自叹息:整理好帽子自己叹息。悲哉游子身:可悲的是游子的处境。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炎炎夏日里,坐在树下,看到周围景色萧条,想到身世飘零,不禁悲从中来。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把景物写得形象鲜明,色彩艳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苦热与汪汝温露坐树下怅然有怀”一句,以苦字统领全篇,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赤日行天中,歘若飞火轮。”二句写太阳如烈火般炙烤大地,炽烈的热浪逼人。“炎光一回薄,勃勃来蒸人。”两句写热气扑面而来,使人感到焦灼难耐。“山云惨不兴,池水枯无津。”两句写山上的云雾暗淡无光,池塘里的水已经干涸,连鱼儿也没有了踪迹。“花枝半怃悴,物色多酸辛。”两句写花儿已经凋谢,景物颜色都变得苦涩。“羁怀苦不释,奈此朱明辰。”两句表达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只能任凭这酷热的天气煎熬着自己。
“虚堂敞前楹,茕茕无四邻。”两句写宽敞的厅堂敞开前面的大门,四周空荡无人。“古槐荫庭除,扫地铺藤茵。”两句写院子里的古槐树荫下,清扫出一块空地铺上草席做床铺。“冷然生细爽,拂拂清我神。”两句写清爽的凉风吹过,使诗人感到精神一爽。“丝桐一挥手,岸此华阳巾。”两句写诗人随手挥动古琴,弹唱起来。“玄蝉起长号,微风动青蘋。”两句写黑色的知了鸣叫不停,一阵微风带动了水面上的荷叶。“世鞅少息肩,忽忆江之滨。”两句写世间烦忧稍作歇息,便想起遥远的江南家乡。“园池既潇洒,竹树清无尘。”两句写园中的池塘既清秀又潇洒,周围的竹子和树木也显得格外清新。“念我群从友,欣然奉双亲。”两句写想起了自己的同辈朋友,他们高兴地侍奉着我的双亲。“整冠自叹息,悲哉游子身。”两句写诗人整理好帽子自己叹息,可怜啊,自己是个在外漂泊的游子。
这首诗通过写景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将景物描绘得色彩斑斓、意境优美,充分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