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群动息,虚斋敞前楹。
美人耿不寐,起弄朱丝绳。
肃肃天宇高,璧月流晶荧。
霓裳非雅歌,丛桂多古声。
幽怀浩然泻,纷纷竟何营。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诗歌语言时,要结合全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表达的思想内容来分析。注意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语句和关键词语,如“子夜群动息”,“空斋敞前楹”;“美人耿不寐”,“起弄朱丝绳”;“肃肃天宇高”,“霓裳非雅歌”;“丛桂多古声”。最后再结合诗句的内容进行赏析。
【答案】
译文:
深夜,所有的动静都消失了,我的书房敞开着大门(在寂静的夜晚)我对着月色欣赏琴声。
美人没有睡,起来弹奏丝弦。
天空高远明净,月光流泻下来像水晶一样晶莹透亮。
那《霓裳》不是高雅的歌曲,而是用丛桂作伴的古曲。
我心中幽深的情怀浩荡奔流,纷乱的思绪究竟为了什么呢?
赏析:
这是一首咏月诗。首二句写深夜无人之境。“子夜”指子时的一更。古人以夜分为一天,一夜为一更,五更为一夜,故称子夜。这两句写诗人在静谧的深夜,打开房门,对着明亮的月光,欣赏琴声。第三句点明时间是在深夜,“美人”即指自己。诗人此时正弹琴赏月,不禁想到自己的妻子也在欣赏这美丽的月色。第四句写月色之美。“璧月”,美玉制成的月亮,形容月光如玉。“流晶荧”,流光溢彩的意思。第五句写歌声之美。“霓裳”本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乐,后来泛指音乐,这里指《霓裳羽衣歌》。“雅歌”,正调,高雅的歌。《霓裳》虽然不是高雅的歌,但因为与月色相配,所以更加悦耳动听。第六句进一步写月光之美。“丛桂多古声”,丛聚的桂花散发着古老乐曲的声音,这里指《清商怨》。第七句是说,诗人在欣赏月色的同时,也想到了自己的亲人。第八句是说,诗人在思念亲人的同时,也在思念自己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