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边重镇称宣府,一带关河新蕃宇。
镇朔长屯大将兵,节制还应属巡抚。
眼中之人今几年,受诏临戎已三五。
圣明不喜文法吏,特简儒臣付斯土。
张君堂堂七尺躯,生有奇才济文武。
近侍初联凤阁班,文章久擅鸡林贾。
时从经幄讲唐虞,正色棱棱似文虎。
事功直欲追前贤,蜾蠃雕虫底须数。
人言国士可无双,书剑相传自其祖。
一朝果被九重知,冠豸腰金佩长组。
想当跨马出行边,先事澄清后戎伍。
千仓有蓄问陈红,百里相望看楼橹。
守臣戍帅总郊迎,帓首联翩负前弩。
蒐田尚接金莲川,弦诵遥连赤城坞。
威声早已罢烽燧,号令谁能易旗鼓。
丈夫此行亦快哉,好在边人悉安堵。
愧予与君最相得,半生不脱儒生腐。
置身岂合在公卿,开口徒能论今古。
喜君大用夜忘寐,恨不狂歌对鸡舞。
【注释】:
- 北边重镇称宣府,一带关河新蕃宇。
北边重镇称为:宣府。宣府是明朝北方的重要军事要塞,位于长城以北。这里指代的是宣府地区。关河:指的是边境上的河流和关口。新蕃宇:指的是边疆的新建城市。蕃宇:边疆的地域。
- 镇朔长屯大将兵,节制还应属巡抚。
镇朔:指的是边疆的军事要塞或重镇。长屯:长时间驻扎军队。大将兵:指军队中的高级将领。节制:指对军队的指挥和管理。属:属于。巡抚:明朝的一种官职,主要负责地方的行政管理和军事事务。
- 眼中之人今几年,受诏临戎已三五。
眼中之人:指的是张太史养正本人。受诏临戎:受到朝廷的命令,前往边疆执行任务。已三五:已经三五次了。
- 圣明不喜文法吏,特简儒臣付斯土。
圣明:指的是皇上英明。不喜文法吏:不喜欢那些只会用法律条文来处理问题的官员。特简儒臣:特别任命有才能的文人担任重要职务。付斯土:交给这个地方。
- 张君堂堂七尺躯,生有奇才济文武。
张君:对张太史养正的尊称。堂堂七尺躯:形容其身材高大挺拔。奇才:特殊的才能。济:帮助。文、武:文官和武将。
- 时从经幄讲唐虞,正色棱棱似文虎。
时从经幄:时常在皇帝身边参与讨论国家大事。讲唐虞:谈论唐朝和虞朝的历史。正色棱棱:面色严肃,态度庄重。文虎:比喻人的威严和决断力。
- 事功直欲追前贤,蜾蠃雕虫底须数。
事功:指政绩和功绩。直欲追:直接想要追赶。前贤:以前的圣贤之人。蜾蠃雕虫:形容人做事精细认真。底须数:不需要太多,只需一些即可。
- 人言国士可无双,书剑相传自其祖。
国士:指有才华的人。无双:没有相同的。书剑:指文化和武艺。相传:一代代地传承下来。自其祖:从他的祖先那里开始。
- 一朝果被九重知,冠豸腰金佩长组。
一朝:一旦。九重:指帝王的宫殿,也指朝廷。被九重知:被皇帝了解。冠豸:一种古代的帽子。腰金:佩戴金带。佩长组:佩戴长命锁。
- 想当跨马出行边,先事澄清后戎伍。
想当:希望能够做到。跨马行边:骑上战马去边疆巡视。先事:首先解决的事情。后戎伍:最后完成军事任务。
- 千仓有蓄问陈红,百里相望看楼橹。
千仓有蓄:指粮食储备充足。陈红:指储存粮食的地方,也可以理解为粮食储备的仓库。百里相望:远处可以互相望见彼此的村庄或建筑。看楼橹:观看城墙上的瞭望塔。
- 守臣戍帅总郊迎,帓首联翩负前弩。
守臣戍帅:守卫边疆的士兵和将领。总郊迎:聚集在郊外迎接。帓首联翩:形容人们头戴头巾,身穿衣服,整齐排列,好像一群鸟儿飞翔的样子。负前弩:背负弓弩准备战斗。
- 蒐田尚接金莲川,弦诵遥连赤城坞。
蒐田:打猎或采集食物的活动。尚接:接近。金莲川:金水边的河流,也指地名。弦诵:读书声,也指音乐声。遥连:遥远的连接。赤城坞:山名,在今天的山西境内。
- 威声早已罢烽燧,号令谁能易旗鼓。
威声:军队或领导者的威望。早已罢烽燧:早就停止使用烽火台了。号令:命令或指挥。谁能易旗鼓:还有谁能改变指挥旗帜和鼓号的节奏呢?
- 丈夫此行亦快哉,好在边人悉安堵。
丈夫:男性的称呼,表示尊重。此行:这次的行动或旅行。亦快哉: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好在:幸好。边人:边疆的人们。悉:完全,全部的意思。安堵:安定,稳定。
- 愧予与君最相得,半生不脱儒生腐。
愧予:感到惭愧,表示谦卑。与君最相得:与您最为投合,最为默契的伙伴。半生不脱儒生腐:一生没有脱离过文人的庸俗生活。
- 置身岂合在公卿,开口徒能论今古。
置身:处于某个位置或环境中。岂合:怎么合适,怎么会适合?公卿:古代的高级官员,也泛指政府官员。开口徒能论今古:开口只能谈论古今的事理,无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或行动。
- 喜君大用夜忘寐,恨不狂歌对鸡舞。
喜君大用:高兴你能够得到重要的职位或使命。夜忘寐:夜里不睡觉,形容非常高兴或兴奋的状态。狂歌对鸡舞:大声唱歌,对着鸡起舞,形容狂欢或放纵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