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皇定都日,首事在国庠。
青衿变左衽,木主开中堂。
启运今百载,弦诵声逾长。
先生晋陵彦,手握司成章。
抗颜曾几何,述职来帝傍。
馆阁多故人,鬓发惊苍浪。
平生相慰藉,讲下无留良。
承恩复南辕,顿首辞明光。
望望鸡鸣山,奎星夜垂芒。
愿言崇令德,旧辅登岩廊。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的《送王廷贵祭酒先生考绩还南京》。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包含了丰富的信息。
第一句“高皇定都日,首事在国庠。”描述了高皇帝定都的那一天,首件事就是在国庠举行。这里的“国庠”是指国家的最高学府,也就是太学。
第二句“青衿变左衽,木主开中堂。”描绘了学生从穿着传统的衣服(青衿)变成了穿左衽(即左边衽)的衣服,而且家中供奉的神位也被打开,开始进行祭祀和学习。
第三句“启运今百载,弦诵声逾长。”表示现在的朝廷已经运行了一百多年,读书的声音比以前更加悠扬。
第四句“先生晋陵彦,手握司成章。”这里提到了这位先生名叫晋陵彦,他的手里拿着的是掌管教育事务的官印。
第五句“抗颜曾几何,述职来帝傍。”表达了他对朝廷的忠诚与尊敬,尽管他年纪已老,但仍然坚持来朝见皇帝。
第六句“馆阁多故人,鬓发惊苍浪。”描绘了他看到许多老朋友都已经不在了,这让他的白发也感到吃惊。
第七句“平生相慰藉,讲下无留良。”表示他一生都在互相帮助和支持,而在他的教学下,没有留下任何不好的学生。
第八句“承恩复南辕,顿首辞明光。”他得到了朝廷的恩赐,再次南下,并在那里向皇帝行礼辞行。
第九句“望望鸡鸣山,奎星夜垂芒。”描绘了他站在鸡鸣山上,看着北斗七星中的奎星在夜晚闪烁。
第十句“愿言崇令德,旧辅登岩廊。”他希望人们能够尊重德行,就像他这样的旧臣一样被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