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子来何时,倏焉戒晨装。
王程难久滞,俯首辞高堂。
哽咽不敢啼,惧我亲情伤。
踯躅县东门,涕下沾衣裳。
回思古之人,仕者不出乡。
自从封建废,坐使亲义戕。
我生竟何成,去住心彷徨。
春阴澹如染,遥山郁相望。
愿保忠孝期,桑梓生辉光。
二月一日辞亲赴京出休宁东门
贱子来何时,倏焉戒晨装。
王程难久滞,俯首辞高堂。
哽咽不敢啼,惧我亲情伤。
踯躅县东门,涕下沾衣裳。
回思古之人,仕者不出乡。
自从封建废,坐使亲义戕。
我生竟何成,去住心彷徨。
春阴澹如染,遥山郁相望。
愿保忠孝期,桑梓生辉光。
注释:
- 贱子:谦称自己。
- 何时:什么时候。
- 倏焉:突然之间。
- 戒晨装:准备早晨出门的衣服。
- 王程:出使王事(朝廷)。
- 俯首:低头,表示谦卑。
- 哽咽:因悲伤而喉咙发哽,说不出话。
- 踯躅:徘徊不前,犹豫不决。
- 古之人:古代的贤能之士。
- 封建:指分封制的君主专制政体。
- 坐使:因为。
- 家义:家族的义气或道德准则。
- 我生:我的一生。
- 桑梓:故乡,这里指家乡。
- 辉光:光辉,荣耀。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离别情感的诗。诗人在春天的某一天,告别父母前往京城,心中充满了不舍之情。他回忆起古代那些贤能之士都不愿离开家乡,因为他们深知家国情怀的重要性。而现在,封建制度的衰落使得人们为了个人利益而背离了家族道义,这让诗人对于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和彷徨。他希望能够坚守忠孝之道,为家乡带来荣誉和光辉。这首诗通过抒发离别的哀愁、对古代贤能之士的怀念以及对家国情怀的重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