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坂之山多桧松,大坂之水多鰅鳙。
采山钓水无异姓,只有汪氏称名宗。
汪氏之先本王子,靖乱尤能保终始。
后来亦有唐端公,遂与州民共生死。
两公庙食八百年,云礽何止人三千。
出者处者恒有道,往往读书并力田。
迩来积庆谁堪数,一族咸推佥宪父。
父耕子读两无惭,那更深闺有慈母。
当今天子明孝人,每下恩典旌贤臣。
九原伉俪虽莫作,高堂五采明丝纶。
我观汪氏庆未己,科第联翩一时起。
叔侄兄弟凡六人,冠盖如云照墟里。
大坂水清山更奇,中有汪家双墓基。
他时添取石翁仲,为尔重书先德碑。

这首诗是一首奉挽汪隐君夫妇并赠其子佥宪希颜的诗。大坂行一首奉挽汪隐君夫妇并赠其子佥宪希颜

大坂之山多桧松,大坂之水多鰅鳙。

采山钓水无异姓,只有汪氏称名宗。

汪氏之先本王子,靖乱尤能保终始。

后来亦有唐端公,遂与州民共生死。

两公庙食八百年,云礽何止人三千。

出者处者恒有道,往往读书并力田。

迩来积庆谁堪数,一族咸推佥宪父。

父耕子读两无惭,那更深闺有慈母。

当今天子明孝人,每下恩典旌贤臣。

九原伉俪虽莫作,高堂五采明丝纶。

我观汪氏庆未己,科第联翩一时起。

叔侄兄弟凡六人,冠盖如云照墟里。

大坂水清山更奇,中有汪家双墓基。

他时添取石翁仲,为尔重书先德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