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风萧萧吹发寒,老馗夜踏山雨残。
恨生不作中执法,誓死肯负唐衣冠。
骊山梦破一回首,上帝毋烦六丁走。
魑魅都归鞭策中,嬴得骑驴袖双手。

【注释】

1.钟馗:传说中的捉鬼神将。

2.周可大:北宋诗人,曾为宪使。

3.阴风萧萧:形容山雨欲来时天气寒冷、压抑的气氛。

4.老馗夜踏山雨残:指钟馗夜间在风雨中行走,形象地表现其行路之艰难。

5.中执法:唐代司法官名(一说即今之司法官)。

6.唐衣冠:唐时衣冠,指唐代的服饰、仪容。

7.骊山:地名,在陕西临潼县东,为唐朝皇家陵园所在地。

8.上帝毋烦六丁走:指不用劳烦六丁力士驱赶。六丁力士是神话中的天帝派遣的力士。

9.魑魅:古代传说中的鬼怪。

10.鞭挞(dá):驱赶。

11.嬴得骑驴袖双手:意思是终于可以骑着驴儿自由自在了,衣袖可以随意挥舞。

【赏析】

这首诗写钟馗在阴风怒号、细雨纷纷中夜行山路的情景,表达了钟馗对做司法官员的理想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全诗意境幽深,寓意深远,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充满浪漫色彩。

“钟馗骑驴图”一诗,作者周可大以钟馗这一传说人物入诗,描绘了钟馗的形象,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

第一句“阴风萧萧吹发寒”,描绘了天气阴沉,寒风刺骨的场景。钟馗在这样的天气里行走,形象生动,让人感受到了他的艰难困苦。这里的“发寒”不仅是指身体上的寒冷,还暗示了他对理想的坚定和追求的决心。

第二句“恨生不作中执法”,表达了钟馗对自己不能成为司法官员的遗憾和不满。这里的“中执法”指的是司法官,钟馗希望成为这样的官员,为民伸冤,惩恶扬善。然而,他的现实却让他无法实现这个愿望。这里的“恨”字,既表达了他对现状的不满,也反映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第三句“誓死肯负唐衣冠”,则表现了钟馗对理想和信仰的坚守。这里的“唐衣冠”指的是唐代的服饰,钟馗宁愿舍弃自己的尊严,也要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仰。这里的“肯负”表示了决心和勇气,体现了他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第四句“骊山梦破一回首”,描绘了钟馗在骊山梦境破灭后的情景。这里的“骊山”指的是骊山风景区,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的所在地,也是钟馗梦中的景象。这里的“梦破”意味着现实与梦境的断裂,让钟馗感到无比的痛苦和失落。然而,正是这种痛苦和失落,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第五句“上帝毋烦六丁走”,则表达了钟馗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愤慨。这里的“六丁”指的是神话中的六位力士,他们被派去驱除邪灵和妖怪。这里的“毋烦”表示不需要劳烦的意思,表达了钟馗对现实困境的不满和愤怒。

第六句“魑魅都归鞭策中”,则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阐释和升华。这里的“魑魅”指的是妖魔鬼怪,而“鞭策”则表示用鞭子驱赶它们。这两句合在一起,既展现了钟馗对邪恶势力的坚决打击,也表达了他对自己使命的坚定担当。

最后一句“嬴得骑驴袖双手”,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的“嬴得”表示终于可以拥有了,而“骑驴袖双手”则描绘了钟馗终于可以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地生活的场景。这既是对钟馗理想生活的向往,也是对他不懈追求的赞美和肯定。

这首诗通过钟馗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同时也揭示了现实社会的残酷和黑暗。它既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