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喜令君来,不喜令君去。
令君可淹留,终当入朝著。
一日下徵书,行李戒徒御。
却辞花县封,转上柏台署。
耿耿存去思,纷纷播芳誉。
只应揽辔日,不忘鸣琴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属于《全唐诗》中的《送人》。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赠欧阳令君十二咏并引歌丰年
民喜令君来,不喜令君去。
令君可淹留,终当入朝著。
一日下徵书,行李戒徒御。
却辞花县封,转上柏台署。
耿耿存去思,纷纷播芳誉。
只应揽辔日,不忘鸣琴处。
注释与赏析:
- 民喜令君来,不喜令君去。
- 这里的“民”,指的是百姓;“喜”和“不喜”,分别表示欢迎和遗憾的情绪。诗句表达了百姓对欧阳令君到来的喜悦和对他离去的不舍。
- 令君可淹留,终当入朝著。
- “淹留”意为停留或居留。这句话意味着欧阳令君可以在这里多停留一些时间,最终将回到朝廷中任职。
- 一日下徵书,行李戒徒御。
- “徵书”是指官方的征召文书。这里暗示欧阳令君即将被朝廷征召,需要收拾行李,准备启程。
- 却辞花县封,转上柏台署。
- “花县”可能是指地名或某个特定的职位,而“柏台署”则可能是一个官职名称。这句诗表明欧阳令君在离开之前,会辞去花县的职务,然后前往柏台署上任。
- 耿耿存去思,纷纷播芳誉。
- “耿耿”表示清晰、明亮的样子,这里形容思念之情深刻而明亮。“纷”和“纷播”都表示广泛传播的意思,这里用来描述欧阳令君的美好声誉广泛传播。
- 只应揽辔日,不忘鸣琴处。
- “揽辔”指的是手握缰绳,比喻执掌权柄或重任在肩。“鸣琴处”可能是指一个安静的地方,或者指一个美好的回忆之地,如书房、庭院等。这句诗意味着欧阳令君虽然肩负重任,但他不会忘记曾经拥有宁静美好时刻的地点。
这首诗通过描绘欧阳令君离开的情景和他留下的美名,展现了他的才德和对百姓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官场的生活和欧阳令君对于职责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