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听涛,谢公墩,暮听涛,莫愁村。
小涛碌碌如鲸翻,大涛殷殷如雷奔。
老人来听日忘倦,坐久不觉苔矶温。
旁人借问听何有,川上之趣不可论。
老人本是林宗孙,江东旧业诗书存。
朱颜采采映华发,芙蓉为佩芝为飧。
管弦那肯涴双耳,祇来江上清尘烦。
六朝遗事渺何许,两岸石齿馀苔痕。
逢人不惊爱沙鸟,向舟忽拜随江豚。
太平行乐输此老,安得佳致梅花樽。
壮哉有子南溟鲲,凌风势与孤凤鶱。
他日鼓鬣登龙门,姓名一日闻天阍。
老人听此应更喜,寿与江水同沄沄。

【诗句注释】

朝听涛:早晨在谢公墩(地名,在今南京)听潮。谢公墩是东晋谢安的故居。暮听涛:傍晚在莫愁村听潮。莫愁村在江苏南京江宁区。小涛:指较小的波浪。碌碌如鲸翻:形容大浪翻滚如海中巨兽在翻动。殷殷如雷奔:形容大浪奔腾如雷声滚滚传来。老人来听日忘倦:老人来到海边听潮。坐久不觉苔矶温:坐得久了不觉得脚下苔藓的凉意。旁人借问听何有:旁边的人向他询问听什么声音。川上之趣不可论:江上的美景让人陶醉。老人本是林宗孙:老人是谢安的后裔。江东旧业诗书存:他的祖先在江东地区从事过读书做官的工作。朱颜采采映华发:老人的红润面色衬托出他白发的苍老。芙蓉为佩芝为飧:用芙蓉作装饰品,用灵芝作为食物。管弦那肯涴双耳:美妙的音乐不会弄脏耳朵。祇来江上清尘烦:只到江上去聆听清雅的风物使人烦恼。六朝遗事渺何许:南朝六朝的历史遗迹在哪里?两岸石齿馀苔痕:岸边岩石上长着苔藓的痕迹。逢人不惊爱沙鸟:遇见的人没有因看到沙鸟而吃惊的。向舟忽拜随江豚:向船里的人忽然下跪跟着江中的海豚。太平行乐输此老:太平盛世享受生活的乐趣要输给这位老翁。安得佳致梅花樽:怎样才能找到好酒来招待这位老者呢?壮哉有子南溟鲲:多么伟大啊,他有儿子就像南方海洋中的巨大的鲲鹏一样。凌风势与孤凤摵:像飞翔的大鹏,气势和孤独的大凤凰一样雄壮。他日鼓鬣登龙门:将来有一天,他挥舞着胡须登上了科举考试的龙门。姓名一日闻天阍:他的名字一天之间就能传遍天下。寿与江水同沄沄:他的寿命和长江的水一样长流不断。

【译文】

早晨在谢公墩听涛,傍晚在莫愁村听涛,小浪翻滚如同海中巨兽在翻腾,大浪奔腾如同雷声滚滚传来。老人来听潮的时候忘记了疲倦,坐的时间很长不觉得脚底下的青苔冷冰冰的凉意。旁边的人说,听这种声音有什么好处?只有江上的美景让人陶醉。老人家是谢安的后代,江东旧业读书做官,红润的面颊衬托出他白发的苍老,用荷花作饰品,用仙草作为食物。优美的音乐不会弄脏耳朵,只有到江上去才听到清雅的风物使人烦恼。六朝的历史遗迹在哪里呢?岸边岩石上长着苔藓的痕迹。遇到的人没有因为见到沙鸟而吃惊,向船里的人忽然下跪跟着江中的海豚。太平盛世享受生活的乐趣要输给这位老翁,怎样才能找到好酒来款待这位老者呢?多么伟大啊,他有儿子就像南方海洋中的巨大的鲲鹏一样。将来有一天,他挥舞着胡须登上了科举考试的龙门,他的名字一天之间就能传遍天下。他的寿命和长江的水一样长流不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古绝句,诗人以独特的视角,通过对谢公墩、莫愁村、长江等景物描绘与描写,展现了江南的自然风光以及人文历史,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怀念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两句写“朝听涛,暮听涛”,诗人将谢公墩、莫愁村作为听涛的地点,描绘了长江的波澜壮阔和自然之美。同时,诗人也将自己置身于这美丽的大自然中,感受其无尽的魅力。颔联两句通过描绘老人来听涛的场景,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敬仰之情。颈联两句则从侧面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尾联两句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情感真挚热烈,充满了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无论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还是对历史的回顾,都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