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庚何罪谪九天,堕地亦作人中仙。
吐词如神醉不死,江山落魄惊无前。
采石矶头弄明月,醉眼浑疑烂银阙。
翻身却入冯夷宫,铁网珊瑚任攀揭。
阳侯知此太白精,奉归帝所无留行。
青冥风露九万里,掉尾独跨横山鲸。
花鸟纷纷渺尘海,千古骚人忆丰采。
画图想像知有无,赢得旁观小儿骇。

【注释】

太白:指李白。长庚:指金星。谪:降罪贬谪。堕地:指从天上坠落到人间。人中仙:即人中的神仙,泛指人间的仙人。醉不死:醉后不倒,形容酒量好。江山:指祖国河山。冯夷:神话传说中的水神。阳侯:指黄河。太白精:指李白的神魂或精神。青冥:苍天的边际,这里指天空。九万里:指高空。掉尾:尾巴摆动的样子。横山鲸:在横江上翻腾的鲸鱼。花鸟:指天上的云朵和地上的花朵。渺(miǎo)尘海:指茫茫的大沙漠。丰采:美好的形象或风度,也指诗歌的才华。画图:比喻诗歌的艺术形象。

【译文】

长庚星犯了天条被降罪贬到了九天,坠落人间却成了人中的仙人。

李白饮酒吐词如神,醉酒后不倒下,他纵饮山河大地间,让江山落魄都感到惊愕。

在采石矶头弄弄明月,醉眼朦胧好像烂银阙,翻身却进入冯夷宫,铁网珊瑚随意攀摘。

黄河之水知道李白的魂魄已归天界,不再留恋凡世而回到天宫。

苍天的风露高洁,李白的豪情壮志可以驰骋万里,摇身一变为横江巨鲸,任凭风吹浪打。

天上的云朵与地上的花草,都在大漠里漂泊,千年来多少骚人在思念李白那美好的风采。

想象李白的诗作如同图画一般,虚实结合,令人叹为观止,连旁观小儿都为之骇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李白在《古风》组诗中的第一篇,写自己谪居时的感受以及与天帝对话的情景。

第一首写李白被贬谪下凡后的遭遇。开篇就直呼长庚“何罪”,似乎有责备之意,但细味其意,实是赞美长庚星的光明正大,正直无邪。这一句看似简单,实则含蓄深刻,既写出了长庚星光明磊落的性格特征,又暗含了诗人自身性格的光辉特点——光明磊落、坦荡无私。接着以一个设问句出之,将读者的注意力一下子引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为何会如此愤怒呢?是因为他的才气被嫉妒所害吗?还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其实不然,诗人只是觉得委屈而已。这种委屈并非是针对个人,而是因为整个宇宙都被他的精神所感染,他仿佛已经化身为了仙人。这样的仙人,自然是不会受世间纷争的影响了。

第二首写李白醉酒后的状态。李白饮酒后能吐出美妙的诗句,醉后依然能倒立行走,可见李白的酒量之大。而李白醉酒之后仍能畅游于山河大地之间,让天地为之失色,更显出了他超凡脱俗的一面。

第三首写李白在采石矶头醉酒后的景象。李白醉酒后,仿佛看到了烂银似的月光洒在大地上,他的身影随着月光在空中翻转,仿佛进入了冯夷的宫殿之中。在这里,李白仿佛成为了一位自由的神仙。

第四首写李白对黄河水神的传说感到惊讶。李白深知自己的魂魄已经被天帝收回去,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悲伤,反而感到高兴,因为在天堂里再也没有拘束他的枷锁了。

第五首写诗人仰望苍穹,感叹自己的命运多舛。他看着苍茫的天空,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他想起了自己在人间的种种遭遇,不禁感叹命运的无常。

第六首写诗人幻想自己能够像画一样自由地飞翔。他想象着自己的诗作能够像画一样,虚实结合,让人赞叹不已。他甚至希望旁边的小孩们也能看到他的作品,并为之惊叹。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白的形象和行为,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超然物外的境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