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畹风来春昼长,深林馥馥闻幽香。
紫蕤数茎叶剑绿,耻与百卉争妍妆。
广文爱兰如爱友,绕诵离骚不停口。
一朝乘化去弗还,寂寞芳丛委榛莠。
过庭有子专城居,生绡貌得真璠玙。
修篁奇石相映带,高洁宛露冰霜馀。
罔极情深花自好,名笔何须雪窗老。
儿孙愿比谢家郎,白日高堂镇相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画兰》。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逐句释义:

  1. 九畹风来春昼长,深林馥馥闻幽香。
  • 诗句描绘的是一幅春天的景象,九个畹(古代田地面积单位)的风在春天吹拂,使得整个大地都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宁静而美好。同时,深林中弥漫着浓郁的香气,令人心旷神怡。
  1. 紫蕤数茎叶剑绿,耻与百卉争妍妆。
  • 这几句诗描述了兰花的叶子翠绿挺拔,犹如利剑般直插云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然而它并不愿意去和百花争奇斗艳,反而以自己的独特姿态展现出别样的美。
  1. 广文爱兰如爱友,绕诵离骚不停口。
  • 诗人将兰花视作好友,对其倾注了深厚的感情。他一边欣赏兰花的美丽,一边朗诵屈原的《离骚》以示纪念,表达了他对兰花的敬仰之情。
  1. 一朝乘化去弗还,寂寞芳丛委榛莠。
  • 这里用“乘化”表示人或物随时间消逝,不再归来。兰花虽美,却只能独自面对荒芜的草地,被杂草丛生所包围,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孤独。
  1. 过庭有子专城居,生绡貌得真璠玙。
  • 诗人提到家中有一个儿子,他居住在城里,但长相却像极了美丽的兰花。这里的“生绡”指的是丝绸,“真璠玙”指的是真正的宝玉,比喻儿子容貌俊秀,如同珍贵的宝物。
  1. 修篁奇石相映带,高洁宛露冰霜馀。
  • 描述的是兰花生长在修长的竹子和奇特的石头旁,这些自然景物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而兰花本身则散发着高洁的气息,仿佛在寒霜中依旧保持着清新的姿态。
  1. 罔极情深花自好,名笔何须雪窗老。
  • 这是对前两句的一种反讽,强调即使兰花没有名字(“罔极”),但它的美丽却是无需修饰的。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希望后人不要过于拘泥于形式,而要注重实际的内容和品质。
  1. 儿孙愿比谢家郎,白日高堂镇相保。
  • 诗人希望子孙能够像谢家子弟一样有才华且受人尊敬。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保护,这体现了诗人对后代的美好祝愿。

译文:
春天九畹之地春风拂面,林中传来阵阵幽香。兰花几株绿叶如剑般挺拔,不与其他花卉争夺美丽。广文先生喜爱兰花,常吟咏离骚以示怀念。然而生命终将逝去,兰花只能独自承受寂寞。家中之子容貌俊秀,宛如兰花一般出众。周围环境优美,与兰花相得益彰,展现了高洁之美。诗人感叹世事无常,希望后世子孙能够继承这份美好。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兰花的诗歌。诗人通过对兰花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以及与人的互动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兰花的高洁、孤傲和美丽。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友情深厚的感慨以及对后代的期望。整首诗构思巧妙,语言优美,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