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外梅残鬓欲星,孤琴摇拽越山青。
只言姓字人间有,那得题名到御屏。
【注释】
梅残:梅花凋零。岭外:指岭南地区,即今广东、广西一带。孤琴:指诗人自己的心声。越山:指浙江的绍兴山。姓字人间有:意谓自己的姓名早已被天下人所知。题名到御屏:意谓自己的姓名早就在皇上的御屏上出现。御屏:皇帝所设的屏风,上面常挂一些大臣的肖像。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作者借咏史诗抒发了对唐玄宗天宝末年安史之乱后,唐王朝衰败不振的感叹。诗中“岭外梅残鬓欲星”用李商隐《无题》中的“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句化出。“只言姓字人间有”,以杜甫的身世来比照,说明自己也是人世间的一个,其姓名早就在天下闻名,“那得题名到御屏”。尾联则直接点出“唐王朝”这个主题。全诗意旨深远,耐人寻味。
诗的前两句是写景,从眼前落笔。诗人由岭外而想到岭外的梅花。岭外之地,春光明媚,百花争艳,但梅花却已开尽,枝头只有几朵花蕾。这不禁使诗人想起自己年青时期,正是才华横溢、意气飞扬、抱负不凡的时候,可如今却像这岭外的梅花一样,青春不再,鬓发已白,与当年相比,真可谓“岁月不饶人”!这里既写出了岁月流逝之快,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年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颈联紧承“鬓欲星”一句,进一步写诗人的感慨。诗人想:自己虽然已经人过中年了,但在人们心目中,自己的才学和名声早已如天上的北斗一般,早已在天下闻名了。这句中的“孤琴”,既是自喻,又是对当时统治者的讽刺。诗人以琴声比喻自己的心声,暗喻自己的心志高洁,不受世俗的玷污和污染;而“越山青”,又象征着越州(今绍兴)山水的秀美,同时也暗示着诗人自己的清高品格。
后两句是议论。诗人以杜甫的身世来比照自己,说:“你(杜甫)的姓名早就在天下闻名。”杜甫曾自称是唐朝的忠臣,一生坎坷,颠沛流离,但终因忧国忧民之心未泯,终于在安史之乱中不幸遇难。而自己呢?也曾有过“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引文出自《归去来辞》)的政治理想。可是,现实却是令人痛心的,朝廷昏庸腐败无能,国家政治日趋黑暗混乱。最后,只能落得个“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引文出自《咏怀古迹》)的下场。
尾联直接点出了“唐王朝”这个主题。“御屏”一词,不仅点明诗人的身份地位,而且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命运的担忧和关切。诗人希望唐王朝能够早日摆脱困境,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
可见作者通过咏史抒怀,抒发了对唐玄宗天宝末年安史之乱后,唐王朝衰败不振的感叹。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含蓄,寓意深长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