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湖何限竹鱼庄,棘箐丛幽径转藏。
泉韵隔花鸣罅石,竹光分雨到空床。
逸民消得称虞仲,难弟劳教誉季方。
几欲过从惭法供,湘莼采采不盈筐。
【注释】
问讯:询问;虞二:指唐代诗人虞世南。僧孺:即张文成,字文成,号僧孺,唐代著名文人。他住在湖山间,故称僧孺山居;侵:侵犯;何限:多少。竹鱼庄:即张文成山居的别号。棘箐:指荆棘丛生的地方。径转藏:小路曲折而深长。罅石:缝隙中的岩石。逸民:隐逸之士或平民百姓。消得:值得。称:称赞或称誉。难弟:同辈中才能差的人。劳教:辛苦教育。湘莼:即“莼菜”,一种生长在长江流域的蔬菜,味美。采采:形容多而丰盛。盈筐:装满一筐。
【赏析】
此诗是作者拜访僧孺山居时所写的。诗人首先向僧孺山居的两位僧人(即诗人)表示问候,然后写自己对僧孺山居的喜爱和对僧孺的崇敬。
首联:“侵湖何限竹鱼庄,棘箐丛幽径转藏。”意思是说,湖水侵入了无数的竹林,形成了一个像渔舍一样的村落;这里荆棘丛生,幽深的小路一直延伸到隐蔽的地方。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山林的向往之情。
颔联:“泉韵隔花鸣罅石,竹光分雨到空床。”意思是说,泉水的声音隔着花朵在山涧中回响,仿佛是大自然在奏乐;竹叶上的露珠被阳光照射后反射出来的光线照在了床上,给人带来了清凉的感觉。这两句诗以泉水、竹叶、阳光等自然元素为线索,将山水景色和诗人的感受融为一体,展现出一幅和谐美好的自然画面。
颈联:“逸民消得称虞仲,难弟劳教誉季方。”意思是说,隐士们不需要去称颂虞仲,因为他们已经超然物外;而那些才能差一点的人却需要去学习季方,因为他们还需要努力向上。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于才德的追求。
尾联:“几欲过从惭法供,湘莼采采不盈筐。”意思是说,我几次想要前去拜访,却又感到惭愧,因为我没有足够的法供来招待他们;而且我又不忍心让他们失望,所以我只带了满筐的湘莼来表达我的心意。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美食的热爱。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