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乘原非重,一芥不为轻。
茅茨即广厦,沟渎亦沧溟。
翩翩复翩翩,振衣我何营。
至理已跃如,岂必证无生。
闲居杂兴
万乘原非重,一芥不为轻。
茅茨即广厦,沟渎亦沧溟。
翩翩复翩翩,振衣我何营。
至理已跃如,岂必证无生。
注释:
- 万乘原非重:万乘,是古代对天子或诸侯国君的尊称,这里用来表示身份尊贵。原指皇帝,后来用来形容地位崇高的人。原非重,意为并非重要到不可忽视。
- 一芥不为轻:芥子,是一种小的植物种子,常用来形容微小的东西。这里用来比喻地位低下的人或事物。
- 茅茨即广厦:茅茨,指的是用茅草覆盖的屋顶。广厦,是高大的房屋,通常指帝王的宫殿。
- 沟渎亦沧溟:沟渎,泛指河流、溪流之类水道。沧溟,即大海。这里用来形容水流的广阔。
- 翩翩复翩翩:翩翩,形容举止优雅、轻盈。复,再次。这里用来表达重复的意思。
- 振衣我何营:振衣,整理衣物,准备出门。营,谋划、考虑。这里用来形容思考、计划。
- 至理已跃如:至理,指最正确的道理或法则。跃如,形容迅速、敏捷的样子。这里是形容道理已经非常清晰明了。
- 岂必证无生:证无生,指的是追求超越生死的境界。这里用来形容不必追求长生不老或者超然物外的境界。
赏析:
此诗以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自我心境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超脱态度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深刻理解。
第一句“万乘原非重,一芥不为轻。”表达了诗人对于地位和权力的看法。他认为,即使身处高位,也只是如同一根微不足道的小草,并不值得过分看重。这种观点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即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第二句“茅茨即广厦,沟渎亦沧溟。”则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欣赏。他认为,即使是最简单的茅屋也能成为宽广的住所,即使是细小的水道也能展现出大海的浩瀚。这里的对比强调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第三句“翩翩复翩翩,振衣我何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淡然态度。他认为,无论是飘逸的舞姿还是整齐的步伐,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无需刻意去追求。这里的“翩翩”一词,既形容舞姿轻盈,也暗示了诗人的生活节奏和精神状态。
第四句“至理已跃如,岂必证无生。”则是对人生真谛的领悟。他认为,最正确的道理已经如此清楚明了,何必再去追求那些超越生死的境界呢?这里的“至理”一词,既是对道德规范的高度概括,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揭示。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刻,既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和才华,又传达了他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