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舟章江上,江门多故知。
念我成远别,朝夕数追随。
杂佩各持赠,伐木有馀悲。
惭余虽驽马,敢复背良规。
长风催彩鹢,恨恨不能移。
招手成南北,永夜徒相思。
【解析】
1.舟中寄怀张明成学士邓以德太史涂汝高侍御三先生二首,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江门,因思念友人而作此诗,借“舟中”之景,抒离愁别绪。
2.维舟章江上:指诗人乘船从江门出发。维舟:系船。维:系。
3.江门多故知:江门有很多老朋友。多故知:很多旧友。
4.念我成远别,朝夕数追随:想我和你分别后,早晚都想念你并多次追随你。念我:想我。成远别:指作者与朋友相别之后。
5.杂佩各持赠:赠送的玉佩各自拿着。杂佩:杂色的玉佩。
6.伐木有馀悲:伐木时心里充满了悲痛。伐木:砍伐树木。
7.惭余虽驽马,敢复背良规:惭愧我虽然是个庸人,怎敢违背你的高尚的志向?惭余:惭愧我。虽驽马:像一匹劣马。驽马:劣马。
8.长风催彩鹢,恨恨不能移:长风吹着彩云般的飞舟,让我难以离去。彩鹢:彩云般的飞鸟。
9.招手成南北,永夜徒相思:挥挥手告别,我们只能南北分离,长夜漫漫,我只能空自怀念你。招手成南北:挥挥手告别。徒:白白地;徒然地,徒然。
【答案】
首句“维舟章江上”,点出题意,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基调(即离别)。“江门多故知”,交代了离别的地点和原因。“念我成远别,朝夕数追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杂佩各持赠”,说明诗人与友人之间友情深厚,彼此赠送玉佩作为纪念。“伐木有馀悲”,写诗人因别离而悲伤。“惭余虽驽马,敢复背良规”,表达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谦,也表明他不愿违背友人的心意。“长风催彩鹢”,暗示诗人即将离去,“恨恨不能移”,表达诗人对友人的留恋之情。“招手成南北,永夜徒相思”,写诗人因不得不离开而感到惆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