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初无毫楮,羲画何繇传?孰知文字理,已具《河图》前。
神农洎苍颉,俯仰极人天。穗书与鸟书,创制分后先。
龟麟锡禹时,盘铭著汤年。岐阳纪石鼓,史籀称独贤。
矫若蛟龙蟠,郁若锁钮联。科斗聿行漆,形体因自然。
一从孔壁废,重为经籍怜。秦相约籀古,撰次《苍颉篇》。
小篆遂名家,劲健含姿妍。登封及诅神,金石纷雕镌。
下逮隶八分,变化如云烟。汉经煨烬余,文教仍敷宣。
保氏存六书,学僮谗九千。扬雄纂奇字,杜林解探研。
继迹非无人,意象莫不全。伟哉许祭酒,蒐罗归简编。
坠绪赖复举,后学知相沿。阳冰克远绍,铉锴造其玄。
近代郚与周,笔势回奔川。华亭朱茂才,好古喜欲颠。
一扫世俗书,习篆忘食眠。秦望并之罘,碧落兼新泉。
小者案间列,大者屋壁悬。平生囊橐赀,多充买碑钱。

题华亭朱孟辩篆冢诗卷

古初无毫楮,羲画何繇传?孰知文字理,已具《河图》前。 神农洎苍颉,俯仰极人天。穗书与鸟书,创制分后先。

注释:远古时期没有纸和墨,但是通过观察天地万物的形状,人们已经能够创造出象形的图画。这些图画就是最早的汉字。伏羲画下了第一个符号,这是最早的汉字的起源。神农和苍颉是最早创造汉字的人。他们的作品能够反映出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因此被视为“后之书”,即后来的书。

神农与苍颉的故事告诉我们,早期的汉字并不是随意创造的,而是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的。他们的作品能够反映出他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理解,因此被视为“后之书”。这体现了汉字作为文化载体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龟麟锡禹时,盘铭著汤年。岐阳纪石鼓,史籀称独贤。

注释:在舜帝时期,乌龟和麒麟被赐给夏禹,他们的功绩被刻在了石碑上。在周武王时期,岐山的石头被用来记录石鼓文,这种字体被称为“史籀”或“大篆”,被认为是书法艺术中的一种高峰。

这段诗表达了古代帝王将重要事迹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的历史事实。这种文字记录方式对于后世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于文字的重视和尊重。

矫若蛟龙蟠,郁若锁钮联。科斗聿行漆,形体因自然。

注释:这些文字就像蛟龙盘旋一样,既矫健又有力;它们的形态就像是锁链连接在一起,既紧密又有序。它们都是用竹简和木片制成的,上面的文字是用毛笔书写的。

这段诗描绘了古代的文字是如何从自然形态中演化而来的。这些文字不仅是古人智慧的产物,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从孔壁废,重为经籍怜。秦相约籀古,撰次《苍颉篇》。

注释:自从孔子的墙壁被毁之后,这些珍贵的经典书籍就被人们所珍视和保护。秦国的丞相约在那个时候创作了《苍颉篇》,这部作品是学习汉字的重要教材之一。

这段诗强调了汉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些经典的存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遗产,也为后人的学习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小篆遂名家,劲健含姿妍。登封及诅神,金石纷雕镌。

注释:小篆成为了一种独特的书法风格,其特点是线条挺拔有力、充满美感。这种风格被广泛使用并流传至今。在古代,人们还常用金和石来雕刻各种图案和文字,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这段诗描述了古代汉字的发展和变化过程。小篆作为一种独特的书法流派,不仅在当时受到人们的欣赏和推崇,也在后来的书法艺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同时,古代的人们还善于将文字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如雕刻在器物上、装饰在墙上等。

下逮隶八分,变化如云烟。汉经煨烬余,文教仍敷宣。

注释:随着隶书的出现和发展,汉字的形态变得更加多样化。隶书的笔画更加圆润流畅,仿佛烟雾缭绕般美丽。虽然汉代的经书已经被烧毁,但文教仍然得到传播和发展。

这段诗描述了汉字发展过程中的变化。隶书的出现为汉字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元素和可能性。虽然经历了战火的破坏,但汉字依然得到了保存和发展。这也说明了汉字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保氏存六书,学僮谗九千。扬雄纂奇字,杜林解探研。

注释:保家老师教授学生识字的方法叫做“六书”。许多年轻的学生为了追求知识而花费了无数的时间。扬雄编写了关于文字的奇书,杜林则致力于研究文字的奥秘。

这段诗讲述了古代学者们的学术成就和他们对于汉字的贡献。他们通过传授知识、撰写著作、进行学术研究等方式,为汉字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继迹非无人,意象莫不全。伟哉许祭酒,蒐罗归简编。

注释:虽然有人继续着前人的志业,但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全理解汉字的所有意义和内涵。伟大的许祭酒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进行整理,使汉字得以传承下去。

这段诗赞扬了那些继续着前人志业的人们的智慧和努力。许祭酒作为一位杰出的学者,他的贡献在于搜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进行整理,使汉字得以传承下去。这也说明了汉字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坠绪赖复举,后学知相沿。阳冰克远绍,铉锴造其玄。

注释:由于许祭酒的努力,汉字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后来的学者们在继承了前人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和发展,创造出了更多有价值的成果。阳冰和铉锴等人在这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这段诗强调了后学们对于汉字传承和发展的责任和使命。阳冰和铉锴等人作为后来的学者们的代表人物,他们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发展,创造出了更多有价值的成果。这不仅是对前人智慧的一种继承和发扬,也是对后世文化的一种贡献。

近代郚与周,笔势回奔川。华亭朱茂才,好古喜欲颠。

注释:近代时期的学者们开始更加注重实际运用和创新,他们的笔法更加自由奔放。华亭的朱茂才先生喜欢深入研究传统文化,甚至达到了痴迷的地步。

这段诗描述了近代时期学者们的特点和成就。他们更加注重实际运用和创新,使汉字在艺术表现上更富有活力和魅力。同时,他们中的一些人也因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而沉迷其中。这些特点和成就都体现了当代学者们对汉字文化的深厚情感和不懈追求。

一扫世俗书,习篆忘食眠。秦望并之罘,碧落兼新泉。

注释:华亭的朱茂才先生摒弃了世俗的书籍,专心练习篆刻技巧到废寝忘食的程度。他的作品充满了力量和美感,仿佛能够穿透天际和大地。在他的笔下,文字不再是枯燥无味的工具,而是充满了生命力和美感的艺术表达方式。

这段诗表达了作者对朱茂才先生技艺的敬佩之情。他的技艺不仅高超而且独特,他通过篆刻展现出了汉字之美和生命之力。同时,他也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篆刻艺术的魅力所在。

大者屋壁悬。平生囊橐赀,多充买碑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