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忽报隼旟回,桃李临风烂熳开。
去后正勤循吏思,登高又见大夫才。
即今白石驱羊路,不异黄金市骏台。
为问子衿能讲德,隐侯何似细侯来。
诗句原文
山城忽报隼旟回,桃李临风烂熳开。
去后正勤循吏思,登高又见大夫才。
即今白石驱羊路,不异黄金市骏台。
为问子衿能讲德,隐侯何似细侯来。
译文与注释
这首诗是董其昌为其好友周斗垣在担任学使重临郡时所作的赠诗。诗中描绘了金华地区的景色和人文风貌,表达了对周斗垣的赞誉和敬意。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及注释:
- 山城忽报隼旟回:金华的山城突然传来消息,如同鸟儿归来一般。”隼旟”指的是古代的旗帜,这里比喻周斗垣的到来。
- 桃李临风烂熳开:桃花和李花在春风中盛开,美丽无比。烂漫形容花朵开放的景象。
- 去后正勤循吏思:周斗垣离开后,留下的人们常常怀念他。“循吏”是指遵守职责的官员,这里指周斗垣作为地方官的功绩与影响。
- 登高又见大夫才:登高望远之时,再次见到周斗垣展现出的才华。这里的”大夫”是对地方官员的一种尊称。
- 即今白石驱羊路:如今的道路已经变得宽阔整洁,如白玉石一般光滑明亮。”驱羊路”可能暗指清理道路的过程。
- 不异黄金市骏台:这与购买骏马相比毫不逊色。这里可能指通过治理让地方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 为问子衿能讲德:请问你是否有德行可以讲述?“子衿”可能指的是有学问的人。
- 隐侯何似细侯来:像你这样的隐士,与历史上的贤臣相比如何?这里的“隐侯”可能是对周斗垣的一种雅称,而“细侯”则是一个反讽的说法,意指周斗垣虽不为世人所熟知,却有其独特的价值。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金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以及表达对周斗垣治理效果的赞扬,展现了一种理想化的官场生活和个人修养的境界。同时,通过对“贤臣”形象的塑造,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既体现了董其昌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展示了他对朋友深厚的情感和对其政绩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