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送老莺啼禁树,春随红旆过江干。
文昌夜度三台近,玉剑晴浮五月寒。
一代云龙虚鼎席,百年礼乐属春官。
相逢若问留台客,为道归思鬓已残。

【注释】

送大宗伯两洲王公考绩二首:指送王公赴任。大宗伯,官名,掌礼仪祭祀之事。两州,指岭南和西蜀。考绩,考核政绩。王公考绩,即王公赴任。

老莺啼禁树:老莺(杜鹃)的叫声使人联想到春天将去;禁树,指皇宫里的树木。

春随红旆过江干:春意随着旌旗飘过江边。红旆(旗子),红色的旗帜。

文昌夜度三台近:文昌,星宿名,主文事。三台,星宿名之一。夜度,晚上巡视。

玉剑晴浮五月寒:玉剑,喻宝剑。晴浮,晴天浮动。五月寒,夏至前后天气渐凉。

一代云龙虚鼎席:一代,一代之才,指有才华的人。云龙,比喻高官显位。虚鼎席,空出的席位。

百年礼乐属春官:礼乐,礼和乐是古代国家的两种重要制度。春秋两代,国家礼乐制度逐渐完备。属春官,属于春官,春官,春官尚书,掌管礼乐的官员。

相逢若问留台客:若,如果。若问,假如有人询问。留台客,留居京城的客人。

【赏析】

这是组诗的第二首。首句“风送老莺啼禁树”,点明时间是在暮春时节,时值莺飞草长之际。“风送”二字,写出了春风拂动的景象。“老”字,则暗示出此时已是残冬已逝、春意初萌之时。这两句从大处落笔,既点出了题中“送”字,又为全篇定下了基调。

次句“春随红旆过江干”,紧接上句而来,描写了一幅春风吹送着红幡旗帜,越过长江西去的画面。“春随”二字,写春天的到来。“过江干”,点明地点在长江边上。这里用一“随”字,不仅写出了春风的轻软柔和,而且把春风拟人化了,它似乎在向人们述说自己的到来是那么的温柔、和煦。同时,也暗示着王公将要离开京城,远赴他乡。

第三句“文昌夜度三台近”,则是说文昌星夜晚巡游于天宫三台附近。“文昌”,指北斗七星中的第五颗星,古人认为主管文化与教育。“夜度”,指夜晚巡视。“三台”,指天宫三垣,又称紫微垣,位于北极星附近,是皇帝所居之地,也是帝王的象征,故以“三台”称之。这一句写天上的情景,同时也暗含着对王公即将到任的祝愿。

第四句“玉剑晴浮五月寒”,写的是晴天里宝剑的影子在江面上浮动,而此时的天气已经是夏季了。“晴浮”,晴天浮动的意思。“五月寒”,夏天最热的时候。这句写自然景物,同时也暗含着对王公的祝福——希望王公能够顺利地完成使命。

最后一句“一代云龙虚鼎席”,是全诗的最后一句。“一代云龙”,指的是当世之雄才大略之士。“虚鼎席”,意思是说朝廷中没有了贤能之人来担任此职。这句既是说王公即将到任,又是暗喻朝廷中没有贤才可用,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之情。

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王公即将到任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切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