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城外拜郊台,山色湖光共绕回。
终古翠华随水去,何年玉牒为天开。
斜阳一笛牛羊下,细雨千帆云鸟来。
忠死佞存堕霸业,登临不尽客兴哀。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慎中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拜郊台 - 吴王在城外举行郊祀仪式,向天地献祭。
山色湖光共绕回 - 山脉和湖泊的景色环绕在郊祀台上,形成美丽的画面。
终古翠华随水去 - 终古(永远)以来,翠绿的羽毛装饰随着水流消逝了。这里用翠羽象征皇家的荣耀与尊贵。
何年玉牒为天开 - 何时会打开上天赐予的玉牒(即皇帝的诏书),授予他皇位?
斜阳一笛牛羊下 - 夕阳西下时,牧民吹起笛声,一群群牛羊归家。
细雨千帆云鸟来 - 细雨蒙蒙,云间飞鸟归来。
忠死佞存堕霸业 - 忠诚的人死去,奸佞之人却存活下来,使得霸业衰败。
登临不尽客兴哀 - 登高望远,但心中充满了哀愁。
译文:
吴王在城外举行郊祀仪式,向天地献祭。山脉和湖泊的景色环绕在郊祀台上,形成美丽的画面。终古以来,翠绿的羽毛装饰随着水流消逝了。何时会打开上天赐予的玉牒,授予他皇位?夕阳西下时,牧民吹起笛声,一群群牛羊归家。细雨蒙蒙,云间飞鸟归来。忠诚的人死去,奸佞之人却存活下来,使得霸业衰败。登高望远,但心中充满了哀愁。
赏析:
这首诗以郊祀仪式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牧歌、夕阳、雨景等自然景象,以及颂扬忠诚、批评奸佞等社会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忧思,展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心。同时,诗人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是一首优秀的咏史怀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