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淅重趼四十年,眼空历历好山川。
来龙起伏成形似,大块浑沦岂变迁。
路绕脚跟千里健,澜翻舌底九河悬。
把诗长啸出门去,又踏春风何处船。
【注释】
接淅:雨声。
重趼:又作“重趼”,指经过艰苦的旅途。
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来龙:山势曲折。起伏:高低不平。
大块:大地。
澜翻舌底九河悬:形容水势浩大,波澜壮阔。
把诗长啸出门去:带着诗意长声呼啸而去。
【赏析】
《送杨方外法师上清山觐乃师祝洞天真人》,唐·杜甫。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友人杨方外(号上清),去拜谒他的老师,希望他能受到老师的指点,得到真传。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也反映了他对道教的兴趣和向往。
首联“接淅重趼四十年,眼空历历好山川。”意思是说,我经历了四十年的艰难险阻,眼睛已经看惯了美丽的山川风景。这里的“接淅”指的是下雨的声音,“重趼”指的是经过艰苦的旅途。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于生活艰辛的坚韧不拔的精神。
颔联“来龙起伏成形似,大块浑沦岂变迁。”的意思是说,山脉起伏,形态各异,大地浑然一体,变化无穷。这里的“来龙”指的是山脉,“形似”指的是山脉的形态,“大块”指的是大地,“浑沦”指的是大地的状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感慨。
颈联“路绕脚跟千里健,澜翻舌底九河悬。”的意思是说,山路曲折盘旋,脚下的路途漫长而坚定;波涛汹涌的水花翻滚,仿佛要将我的舌头都淹没。这里的“路”指的是道路,“脚跟”指的是脚下的路,“千里健”指的是道路漫长而坚定,“澜翻舌底”中的“舌底”指的是舌尖下面,“九河悬”中的“河”指的是江河,“悬”指的是高悬。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的感慨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尾联“把诗长啸出门去,又踏春风何处船。”的意思是说,带着诗意的长啸声走出了家门,又踏上了春风中的船只。这里的“把诗”指的是带着诗意的长啸,“长啸”指的是大声地呼喊,“门去”指的是走出家门,“踏”指的是行走,“春风”指的是春天的气息,“船”指的是船只。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