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海上逢钱起,日日题诗句法新。
谓我欲高东汉士,多君恰到盛唐人。
扁舟共泛心相得,高榻长悬意独真。
唯待吹嘘上天去,不知何地有通津。
【注释】
今年:今年是何年,即指作者在长安的第五个年头。
海上逢:在海上相遇。钱起,诗人的朋友,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与李白、杜甫同时。这首诗是赠给他的。
日日题诗句法新:每天写诗都创新。句法,指诗歌的体裁、格式。
谓我欲高东汉士:意思是说我愿效法东汉时的文人。东汉时,班固曾写过《两都赋》,司马相如写过《长门赋》,张衡写过《二京赋》。
多君恰到盛唐人:意思是说你正好赶上了唐朝最兴盛的时代。盛唐时,诗坛上涌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如高适、王维、岑参等人,李白也创作了不少佳作。
扁舟共泛心相得:指李白和钱起乘船游玩,两人心意相通。扁舟,小船。泛,游玩。
高榻长悬意独真:意思是说高高悬挂的床铺,只有你的思绪最真挚。意,这里是指思绪。
唯待吹嘘上天去:意思是说只等着被吹捧而升天。吹嘘,奉承。
不知何地有通津:意思是说不知道什么地方才能找到进身之路。何地,何处。
【赏析】
此诗首联以“今”字领起,一气贯下。“今年”指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当时李白正在长安,与友人钱起相识并成为挚友,二人志同道合,常在一起吟咏诗作。“海上逢”一句,点明地点、时间、人物。“日日题诗句法新”,言自己每日吟诗都有新的内容和风格。颔联“谓我欲高东汉士,多君恰到盛唐人”是说李白希望像东汉的文人那样高尚,而钱起却恰好处于盛唐诗人的行列中。颈联“扁舟共泛心相得,高榻长悬意独真”,描绘出他们一起游山玩水时的心情;“唯待吹嘘上天去”,表明他们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识和提携。尾联“不知何地有通津”,表达了李白对政治前途的迷茫和无奈,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于仕途的向往。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优美,表达了李白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和对仕途的追求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