虮虱营衣絮,苍庚恋柳条。
宁知廖廓外,还有大鹏摇。
露时谁千结,浮江自一瓢。
看来无巧拙,惟适是逍遥。
【注释】
长至宿斋中写怀 :长至,即冬至。宿斋,即斋戒。斋中即斋室中。
奉承 :敬辞,恭敬地奉承。
同署 :同一官署,同一个衙门或同一个单位工作。
诸君子 :指同僚和上级官员。
虮虱 :虱子。
营衣絮 :以衣缝纫的细密为营,比喻勤勉。
苍庚 :柳树名。
廖廓外 :空旷之外,广阔天地之外。
大鹏摇 :传说中一种巨大的鸟名。
浮江 :泛舟长江。
看来无巧拙 :看来没有巧妙与不巧妙的区别。
惟适是逍遥 :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冬至日宿斋中写来的,诗题一作“冬至宿斋中”。从题目看,此诗应是诗人冬至日斋居时有感而发,故诗中表达了他对自己处境的看法,以及对待人生态度的主张。
首联“虮虱营衣絮,苍庚恋柳条”,用两个形象来说明自己对生活的态度。虮虱是小虫,营衣絮即勤劳地缝制衣服,这是为了保暖;苍庚即苍鹰,恋柳条即依恋柳枝。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他认为只要勤劳努力,就能够过上舒适的生活,不必羡慕别人。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的生活观:一切顺其自然,不强求。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十分难得的。
颔联“宁知廖廓外,还有大鹏摇”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廖廓是广大无边的意思,这里用来表示广阔的空间。诗人认为一个人如果只是满足于狭小的空间,那么他就会看不到更远的地方。而诗人却认为即使在广阔的空间中,也会有像大鹏一样雄壮的生物存在。这里的“大鹏”既是诗人自喻,也是作者理想中的化身,象征着远大的抱负和宏伟的志向。这既体现了诗人的自信,也反映了他对未来的憧憬。
颈联“露时谁千结,浮江自一瓢”则是对前面诗句的解释和补充。露时,即露水的时候,形容天气寒冷。千结,形容雨滴落下的样子,也可以解释为形容心情忧郁。浮江自一瓢,即泛舟长江时自备一个瓢。这里的“自一瓢”是说诗人独自泛舟长江,没有其他人陪伴。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也反映了他的豁达胸怀。
尾联“看来无巧拙,惟适是逍遥”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看来无巧拙,意思是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巧妙之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句话既总结了前两联的内容,又表明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形象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人生态度:勤劳、自信、豁达、独立、自由。这种精神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非常难得的。